优秀数学教育论文选读简介.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7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优秀数学教育论文选读简介.doc

优秀数学教育论文选读简介.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优秀数学教育论文选读简介为了学习者对数学教育研究的成果有感性的认识,我们收集了一些有代表性的作品,加上一些简单的介绍,供大家学习参考。全文见本书所附光盘。王梓坤执笔:今日数学及其应用。收入《面向21世纪的数学教育–数学家论数学教育》第1-36页。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王梓坤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教授。本文以“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的名义发表,注明由王梓坤执笔。文章论述了20世纪末的数学现状,特别对数学应用的巨大进展做了详细说明。徐利治:数学方法学概论。选自《数学方法论选讲》(第二版,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8)以及《数学方法论教程》(与朱梧贾、郑毓信合著)江苏教育出版社。1992。也见《徐利治论数学方法学》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年。167-179页。徐利治是大连理工大学数学系教授,著名的数学家、数学文化学者。他率先发表《数学方法论选讲》,建议研究数学美学,倡导在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进行数学教学。本文是他关于数学方法学的早期论述。3.严士健:面向21世纪的数学教育改革严士健是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该文就20世纪我国数学教育的发展状况与现代化社会对数学的要求之间形成的尖锐矛盾进行了分析,从战略的高度和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研究我国数学教育的目标、课程体系和教学基本方法等问题。4.张孝达:数学教育50年。收入《为了大众掌握数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374-391页。张孝达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的资深编辑,从建国初期就从事中小学数学教材的研制。本文是他亲历的我国数学教育重要事件的回顾,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5.张奠宙执笔:数学素质教育设计(草案)。作为《数学教育研究导引》的“代前言”。江苏教育出版社。1993年第一版,1998年第二版。1-18页数学教育高级研讨班是教育部人事司批准、资助的学术活动,每年举行一次集会。自1992年开始,直至2004年尚未结束。每年发表的研讨班《纪要》反映了我国数学教育研究前进的步伐。1992年首届“数学教育高级研讨班”在浙江宁波举行。当年的《纪要》以“数学素质教育设计”的标题发表。其中的许多设想具有前瞻性,为后来的数学教育发展所证实。例如,“从英才数学教育到大众数学教育”,“数学应用意识的失落”,“突破口:数学问题解决”,“观念转变:允许非形式化”,“薄弱环节:数学教育心理学”,“紧迫课题:让计算器进入课堂”,“适度性原则:不要走极端”等等。6.丁尔升:“参加三个国际会议的感想”。《数学通报》1987年第3期。丁尔升是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教授。早年留学苏联,研究数学教育。1960年代以来,他是我国数学教育领域的代表人物。改革开放初期,曾经多次出国访问,带回许多国际上数学教育进展的信息。本文内容翔实,至今仍有参考价值。陈重穆:“淡化形式,注重实质”。《数学教育学报》1993年第4期陈重穆是西南师范大学数学系教授,代数学家,博士生导师。他在抽象代数研究上成绩卓著。晚年从事数学教育研究,深入城乡课堂教学第一线,领导“高效益数学教学实验(GX实验)”,对数学教育有独到见解。本文对“过度形式化”的许多现象提出批评,言必有据,在数学教育界引起很大反响。作为代数学家,当然知道“形式化”是数学的特点,但是他毅然反对人为的过分雕琢,要求注重数学实质,难能可贵。这是一篇“思辩性数学教育研究”的范文。曹才翰:“论数学教育及其研究”《数学通报》1999年第10期曹才翰(1933-1999)是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教授,多年担任“高等师范院校数学教育研究会理事长。本文是宏观思考的结果,对20世纪末的我国数学研究课题进行了全方位的论述至,揭示了当时需要解决的14方面重大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有指导意义的、建设性的见解和主张。顾泠沅、黄荣金、鲍建生:“变式教学研究“〈数学教学〉2003年第一期。顾泠沅是上海市教育科学院的副院长,教授。华东师范大学数学教育的博士生导师。他以数学教育中的“青浦经验”闻名全国。21世纪以来,着重行动研究,深入课堂,解剖案例,卓有成效。黄荣金是香港大学博士,鲍建生是华东师范大学的博士。他们合作研究的数学“变式教学”,体现了中国数学教育的特点,又具有学术研究的规范,代表着中国数学教育研究未来的一种走向。孙晓天:《实施数学新课程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及其思考》。《数学通报》2003年第12期孙晓天是中央民族学院教授,《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制定组成员,推动“新课标”实验的主要成员之一。曾到荷兰弗赖登塔尔数学教育研究所多次访问。本文记录了“新课标”实施中的一些问题,并提出应该如何解决的建议。对数学教育实验具有指导意义。田中等〈整式运算能力测试〉收入〈数学素质教育教案精编〉。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年。第450-456页。田中是江苏常熟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