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实用)精编.docx
上传人:lj****88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30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语文教案(实用)精编.docx

语文教案(实用)精编.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语文教案语文教案【通用7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语文教案7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语文教案篇1【教学目标】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2.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3.揣摩、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4.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导学重点】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导学难点】揣摩、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课时】1课时【预习导引】1.查阅资料,了解诗人何其芳。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丁丁(zhēngzhēng)肥硕(shu)栖息(qī)归泊(bó)寥阔(liáo)枯涸(hé)清冽(liè)梦寐(mèi)3.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理解诗人表达的感情。4.把诗中不理解的句子写在下面。【导学过程】一、导入:“悲哉,秋之为气也。”在古代文人墨客的笔下,秋天是忧伤的、哀婉的,让人忧愁的,但是秋天也有绚丽的色彩,丰收的喜悦。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秋天,感受一个别样的秋天。二、简介作者:(投影或由学生介绍)何其芳(1912——1977),现代散文家、诗人、文艺评论家。原名何永芳,出生于四川万州一个守旧的大家庭。大学期间在《现代》等杂志上发表诗歌和散文。他的散文集《画梦录》于1937年出版,并获得《大公报》文艺金奖。三、检查预习:1.见预习2.2.指名朗读,朗读时注意语气、语速、语调及重音的把握。四、质疑探究:1.为什么说这是一幅乡村秋景图?讨论、明确:因为露珠、冷雾、白霜,表明秋天的天气特征;提到农家:稻香、镰刀体现农家特色;有秋虫低鸣:蟋蟀声使田野更辽阔;溪水干涸、更清冽,暗示这是在秋天。2.诗中刻画了几幅图画?讨论、明确:三幅图:农家丰收图、霜晨归渔图、少女思恋图。3.诗歌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讨论、明确:对秋天的喜爱、赞美的感情。五、品味赏析:1.要求学生想像每幅画面中人物的身份、活动、心情,用优美的语言描绘你喜欢的一幅图画,并说说为什么喜欢这幅图。讨论、归纳:农家丰收图:清晨朝露未唏的时候,有位农人来到幽谷,丁丁的伐木声震荡山谷;田野里发散出稻香的气息,金黄的波浪此起彼伏,稻田中有个身影在挥镰割稻,晶莹的汗珠湿透衣衫;果林中还有采摘瓜果的人,瓜果飘香,沁人心脾,摘下这些沉甸甸的秋天的礼物,放进背篓,这份喜悦要与亲友一起分享……霜晨归渔图:清晨的江面还弥漫着冷冷的雾气,可以感受到些许的凉意。远远地有个渔人摇着船桨向岸边驶来。依稀可见船篷上挂着层白霜,渔人熟练地撒下鱼网,网上的青鳊鱼就像乌桕叶,闪着银色的光泽。归航了,江面上传来动人的渔歌,还有阵阵爽朗的笑声……少女思恋图:原野上一片蟋蟀的呜叫声,溪水清澈见底。羊儿的咩咩声阵阵传来,秋天的美景让人赏心悦目,牧羊女却失去了往日的活泼。夏日里的笛声悠远、绵长,怎不见了那吹笛的少年?姑娘的心事谁能猜得透?2.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景的?明确:由远及近的`顺序。3.找出你最喜欢的语句,说说你为什么喜欢,写得好在哪儿?讨论归纳:(1)伐木声飘出幽谷——从听觉的角度,写出了幽谷的深、静。(2)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饱食”运用了拟人的修辞写出了丰收之景;“稻香”从味觉角度,暗示稻子成熟,展示丰收的图画。(3)秋天栖息在农家里——“栖息”运用拟人的修辞,概括秋天在农人家里的状况,将虚无的东西具体化,写出了松弛、娴静的氛围。(4)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轻轻”显示出渔人悠闲与自得的心情。(5)秋天游戏在渔船上——“游戏”一词虚实相生,渔人是在渔船上游戏,并不在乎打了多少鱼,更是在感受秋天,游戏秋天,写出了那份闲适。(6)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梦寐”是朦胧的意思,写出了少女的情怀,牧羊女的感情似喜似羞。(7)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比喻青鳊鱼像乌桕叶;另一层意思,江岸上乌桕树,树叶婆娑,倒映在江面,就好像网起的是乌桕叶的影子。用倒装句体现渔民悠闲的心情。六、齐读、自背、齐背、比赛背诵。七、教师小结:本诗从多种感官角度出发,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写出夏忙后农闲的景象:农人世外桃源般的生活悠闲、惬意,少了些艰难苦恨,多的是清静、清甜。这是一个明媚、快乐的秋天,一个乐在其中的秋天。八、拓展延伸:比较阅读:读《秋景》,比较与《秋天》在内容、感情、语言等方面的相同之处。九、布置作业:1.以“秋天”为题写一首诗,相信你一定能写好。2.课外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问题:红的、白的、蓝的……它不是石子,却能使滚滚波涛在我们心中激起,它不会飞,却能把我们带到奥妙的寰宇。它没有口,却能让我听到,五洲四海的声响音律。啊,它是什么?是老师的粉笔,——老师用智慧和心灵深情地把它浇铸。(1)给这首诗加一个标题:。(2)本诗运用的两种修辞手法是和。(3)第一句省略号省略的内容是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