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二章食品的感官检验二、感官检验的种类三、感官检验的基本要求四、样品的要求第三节感官评定方法3.三点检验法适用范围、条件;分析方法;结果分析;示例分析二、标度和类别检验1.排序检验法适用范围;分析方法;结果分析;示例分析2.评分检验法适用范围;分析方法;结果分析;示例分析三、描述性检验1.简单描述检验2.定量描述检验示例分析第三章食品中水分和水分活度的测定2.存在状态:①自由水(游离水):是靠分子间力形成的吸附水。②亲和水:强极性基团单分子外的水分子层。③结合水(束缚水):以氢键结合的水,结晶水。3.水分测定意义水分是影响食品质量的因素,控制水分是保障食品不变质的手段。食品中的固形物:指食品内将水分排除后的全部残留,包括蛋白质、脂肪、粗纤维、无氮抽出物、灰分等。固形物(%)=100%-水份(%)不同的食品水分含量相差较多(见表5-1)第二节食品中水分含量的测定注意事项:(2)称量皿的使用:①称量瓶的选择:玻璃称量皿:能耐酸碱,不受样品性质的限制,常用于常压干燥法。铝制称量盒:质量轻,导热性强,但对酸性食品不适宜,常用于减压干燥法或原粮水分的测定。②选择称量皿的大小要合适,一般样品≯1/3高度。③称量皿放入烘箱内,盖子应该打开,斜放在旁边,取出时先盖好盖子,用纸条取,放入干燥器内,冷却后称重。(3)称样量:样品一般控制在干燥后的残留物为1.5~3克;固态、浓稠态样品控制在3~5克;含水分较高的样品控制在15~20克;⑷干燥条件干燥温度:①一般是95~105℃;对含还原糖较多的食品应先(50~60℃)干燥然后再105℃加热。②对热稳定的谷物可用120~130℃干燥。③对于脂肪高的样品,后一次重量可能高于前一次(由于脂肪氧化),应用前一次的数据计算。(5)干燥时间:恒重——最后两次重量之差<2mg。基本保证水分蒸发完全。规定时间——根据经验,准确度要求不高的。对于易结块或形成硬皮的样品要加入定量的海砂。以常压干燥法为例[原理]:在一定的温度(95~105℃)和压力(常压)下,将样品在烘箱中加热干燥,除去水分,干燥前后样品的质量之差为样品的水分含量。[适用范围]:[样品的制备]a.采集,处理,保存过程中,要防止组分发生变化,特别要防止水分的丢失或受潮。b.固体样品要磨碎(粉碎),谷类达18目,其他30~40目。c.液态样品要在水浴上先浓缩,然后进干燥箱,不然烘箱受不了。d.浓稠液体(糖浆、炼乳等):加水稀释,最后要把加入的水除去。加入海砂,海砂与玻璃棒在水浴上干燥后入干燥箱,两者要知重量。e.含水量﹥16%的谷类食品,采用两步干燥法。如面包,切成薄片,自然风干15~20h,再称量,磨碎,过筛,烘干。[测定]烘箱预热→称量皿横重m3→准确称样+称量皿重m1→干燥1h→冷却30min→称量→干燥1h→冷却30min→称量→反复至恒重准确称样+称量皿重m2。[结果计算]水分%=(m1-m2)/(m1-m3)×100%其它干燥法:红外线干燥、化学干燥等。2.蒸馏法(应用广泛的为共沸蒸馏)共沸蒸馏法:水与甲苯或二甲苯形成共沸物。适用:易氧化、分解、热敏性及易挥发组分。[原理]: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二元体系的沸点低于其中各组份分沸点,将食品中的水分与有机溶剂如甲苯、苯、二甲苯等,共沸蒸出,冷凝并收集馏出液,由于水与其他组分密度不同,馏出液在有刻度的接收管中分层,根据水的体积计算水分含量。例:有关沸点:水——100℃苯——80.2℃水+苯——69.25℃有关相对密度:d水=1.00000d苯=0.87900d甲苯=0.86694[特点和使用范围]:此法为一种高效的换热方法,水分可以被迅速的移去,加热温度比直接干燥法低。另外是在密闭的容器中进行的,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广泛用于各类果蔬、油类等多种样品的水分的测定。特别是香料,此法是唯一公认的水分含量的标准分析方法。[仪器装置图]:[操作注意事项]:①要先接好冷水,且先打开冷凝水。②试剂苯、甲苯、二甲苯,要预先蒸馏,除去水分备用。③准确称量适量的样品(估计含水量2~5ml)。④加热慢慢蒸馏,使2滴馏出液/每秒。[计算]:水分(%)=(V∕W)×100式中:V——接收管内水的体积。W——样品质量。3、卡尔·费休法(KarlFischer)[原理]利用I2氧化SO2时需要有一定的水参加反应,(氧化还原反应)I2+SO2+2H2O→H2SO4+2HI此反应具有可逆性,当生成物H2SO4浓度>0.05%时,即发生可逆反应,要使反应顺利向右进行,要加入适量的碱性物质以中和生成的酸,可以选择吡啶(C5H5N)。SO2+2H2O+3C5H5N→2C5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