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答案).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9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答案).pdf

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答案).pdf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四川省达州市开江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教学质量检测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历代诗·陈》中有诗句“六朝至此灭,天下归杨坚。”此句描述的史实是()A.南北政权并立B.江南政权更替C.隋朝完成统一D.隋朝经济发展2.隋唐时期在政治、经济、军事各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这与一些具体制度的制定和贯彻关系密切。下列制度与此相关的有()①分封制②行省制③三省六部制④科举制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3.唐朝时,承担着沟通中日往来,传播文化使命的是()A.玄奘B.鉴真C.张骞D.马可·波罗4.历史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各种联系。下列事件中因果关系对应正确的一项是()A.安史之乱——唐朝由盛转衰B.黄巢起义——唐朝由此灭亡C.五代十国——社会十分安定D.武将专权——宋朝重武轻文5.下列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中,有利于从根本上消除地方割据势力物质基础的是()A.削夺朝中大将兵权B.设置通判以分知州权力C.派文臣管理地方政事D.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富6.诗人林升在《题临安邸》中写道:“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该诗反映的时代背景是()A.隋炀帝下扬州B.辽与北宋并立C.南宋偏安江南D.元实现统一7.表中的史料可以共同佐证()①宋朝谚语“苏湖熟,天下足”②南宋时,江南地区已成为我国制瓷中心③南宋时,中央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A.繁华的都市生活B.经济重心南移C.农业的发展D.手工业的兴盛8.在秦汉时期,君臣都坐着议事,皇帝会起来请丞相坐;从北宋宋太祖后,大臣必须站着议事;从明朝明太祖后大臣就跪下议事。这从根本上说明了()A.封建等级制度森严B.中央官制的完善C.礼仪文化的变迁D.君主专制的加强9.被誉为“中国17世纪工艺百科全书”的是()。A.《本草纲目》B.《天工开物》C.《农政全书》D.《伤寒杂病论》10.为缓解因人口增长带来的粮食压力,明清时期从美洲引进并推广了高产农作物。下列哪项不包括在内()A.马铃薯B.甘薯C.玉米D.占城稻11.货币是经济发展的见证之一。下列几种古代货币按其产生的时间排序,正确的是()①交子②康熙通宝③开元通宝④乾隆通宝A.③①②④B.③①④②C.②①③④D.①③②④12.中国古代戏曲在明清时期取得了重大成果,其中被后世誉为“国粹”的是()A.川剧B.昆曲C.豫剧D.京剧13.《元史》记载:“人迹所及,皆置驿传,使驿往来,如行国中。”材料反映了元朝()A.驿站四通八达B.海上交通发达C.民族关系和睦D.中外贸易频繁14.我校七年级某班举行辩论会,以下四位同学的辩论题目中哪一个准确概括了明清时期的特征?()A.帝国中兴B.短暂繁荣C.盛世危机D.政权并立15.《资治通鉴》与《史记》合称为“史学双璧”。两者记载重合的历史时期是()A.AB.BC.CD.D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其中第16题11分,第17题9分,第18题10分,共30分)16.中国古代文化领先于世界,是中华艺术的瑰宝。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1分)材料一①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②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真臣冤。③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睛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1)请根据上述诗词内容反应中国传统节日,写出这些节日的名称。(3分)①: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2)上述三首诗词中,哪一首是词?(1分)其作者是谁?(1分)材料二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哎,只落得两泪涟涟。——《窦娥冤》(3)按照史料的表现形式划分,材料二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型(请在①口述史料,②文献史料,③实物史料三种类型中,选择正确答案对应的序号填入空格内)。(1分)写出在明代以后被誉为“元曲四大家”的任意一位的名字?(1分)材料三图一关羽与张飞图二贾宝玉与林黛玉(4)材料三图一、图二中的人物出自明清时期的两部名著,写出这两部名著名称。(2分)(5)从唐宋元到明清,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主流表达形式分别经历了由诗、词、曲到小说的转变,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2分)A.商品经济发展和市民文化繁荣B.统治阶级文化生活的需要C.统治阶级束缚民众思想的需要D.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逐渐僵化17.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