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基于矢量图解法的平面六杆机构运动分析.docx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378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基于矢量图解法的平面六杆机构运动分析.docx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基于矢量图解法的平面六杆机构运动分析.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设计题目:基于矢量图解法的平面六杆机构运动分析姓名:专业班级:学号:指导老师:目录TOC\o"1-3"\h\z\uHYPERLINK\l"_Toc345785469"目录PAGEREF_Toc345785469\h1HYPERLINK\l"_Toc345785470"一、设计说明PAGEREF_Toc345785470\h2HYPERLINK\l"_Toc345785471"二、设计内容及数据PAGEREF_Toc345785471\h2HYPERLINK\l"_Toc345785472"1.构件位置的确定及相应尺寸PAGEREF_Toc345785472\h3HYPERLINK\l"_Toc345785473"2.速度分析PAGEREF_Toc345785473\h3HYPERLINK\l"_Toc345785474"3.加速度分析PAGEREF_Toc345785474\h5HYPERLINK\l"_Toc345785475"三、数据汇总PAGEREF_Toc345785475\h9HYPERLINK\l"_Toc345785476"四、参考文献PAGEREF_Toc345785476\h10设计说明机构的运动分析,是指原动件的运动规律已知时,求解其余构件的运动规律,确定指定构件上点的位移、轨迹、速度与加速度。对机构作运动分析的方法很多,本课程设计采用矢量方程图解法。对机构作运动分析的目的是确定机构的运动空间、检验相关构件的运动规律是否符合设计要求以及为构件的强度设计、运动副的尺寸设计提供计算惯性力与惯性力矩的参数。矢量方程图解法,也称相对运动图解法,其依据的原理是将动点的运动划分为伴随参考构件的运动以及相对于参考构件的运动。设计内容及数据图(a)为一平面六杆机构,主动件1的杆长r1=AB=,=40°,角速度ωL=10rad/s,机架6上的h1=AC=,h2=,比例尺μl=实际尺寸/图上尺寸=2。试用相对运动图解法求移动从动件5的速度V5与加速度a5。图(a)AUTOCAD绘制图由图(a)得导杆3上B、C两点之间的实际长度=mm,C、D两点之间的实际长度=mm;B、C两点之间的图上长度BC=1mm,C、D两点之间的图上长度CD=mm。列出方程,进行分析,对两个位置点的分析。(1)根据两构件上重合点之间的速度合成原理,得导杆3上的B3点与滑块2上的B2点之间的速度方程为:=+(1)式(2)根据两构件上重合点之间的速度合成原理及已知条件,速度分析应由B点开始,滑块2上的B2点的速度为:===100.122=1.22m/s其方向垂直于AB,指向与的转向一致。(3)取速度比例尺,=实际速度(m/s)/图上尺寸(m)=10。取任意一点作为作图的起点,作,由=(2)式可得:=/=10m=122mm,作BC,作//CD,得交点,如图(b)所示。图(b)AUTOCAD绘制图从图(b)中量取=mm,=mm。由=(3)式可得:=/=107.5710rad/s,方向为顺时针;再由:=(4)式可得:相对速度==mm10=m/s。由构件2、3之间无相对转动,所以,=。导杆3上点的速度:===m/s(4)对D5点进行速度分析:从动件5上的点与导杆3的点之间的速度方程为:=+(5)式从动件5上的点与导杆3的点之间的速度方程为=+。(6)式由:=(7)式可得:=/=/10mm=mm,点的速度矢量为,过点作//CD,过点平行于从动件5的运动方向,得交点。于是,得从动件5的速度==10=480mm/s==10=99mm/s。根据两构件重合点之间的加速度合成原理,得重合点、之间的加速度方程为:=+=+++(8)式根据两构件重合点之间的加速度合成原理,得重合点、之间的加速度,方程为=+=+++。其中、与分别为:===/==2×m/=3000mm/=2=2××m/=3249mm/方向为沿转90°。取加速度比例尺=实际加速度(m/)/图上尺寸(m)=100,取任意一点作为作图的起点,如图(c)所示。图(C)AUTOCAD绘制图作,=/=12200/100=122mm;作,=/=3249/100=32.49mm;过作;过点作,=/=30mm;过作,与的交点为。连,表示。为此,相对加速度=×100mm/=7758mm/;导杆3上点的切向加速度:=×100mm/=2505mm/;导杆3上点的加速度=×100mm/=3908mm/;导杆3上点的加速度=×100mm/=1715mm/。图(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