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我看“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新学期来,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我校审时度势,适时推出了“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课堂检测——拓展延伸”的全新教学模式。这一教学模式的推出,又一次把我们广大教师推到了课堂教学改革的峰尖浪头。站在新的起点、面对新的教育教学形势,我开始了自己的思考,认识到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有了一些转变:1、教师角色的变化。高效课堂不仅要求教师的观念要更新,而且要求教师的角色要转变。首先,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也就是说教师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和学生人生的引路人。教师再也不能把知识传授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和目的,把重要精力放在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上,而应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辅导者、各种能力和积极个性的培养者,把教学的重心放在如何促进学生的“学”上,从而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而且教师要从过去作为“道德说教者”、“道德偶像”的传统角色中解放出来,成为学生健康心理,健康品德的促进者、催化剂,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调适、自我选择。其次,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高效课堂需要教师具有开发本土化、校本化的课程的能力,要培养课程评价的能力,学会对各种教材进行评鉴,对课程实施的状况进行分析,对学生学习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评定。2、教师的教学行为的变化。首先,由重传授向重发展转变。高效课堂要求教师以人为本,呼吁人的主体精神,让教学过程变成既是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又是一个身心发展、潜能开发的过程。其次,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高效课堂要求我们要让学生全面发展,并不是让每个学生,每个学生的每个方面都按统一的规格平均发展,要求我们研究学生的差异,因材施教。再次,由重教师的教向重学生的“学”转变。传统教学中的教师牵着学生走,学生围绕老师转。这是以教定学,让学生配合和适应教师的教。长此以往,学生习惯性被动学习,学习的主动性也渐渐丧失,这种教学使学生处于被动状态,不利于他们的潜能开发和身心发展。高效课堂提倡放手让学生讲,让学生点评,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老师只是提示、督促和补充。而且教学评价标准也以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为主。正如叶圣陶先生说过,“最要紧的是看学生,而不是光看老师讲课”。最后,由居高临下向平等融洽转变。传统的教学理论只看重认知过程,却忽略了情感过程,丢弃了非智力因素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巨大作用。这也是造成当前学生厌学和课堂效率低的一个重要因素。而高效课堂要求师生在教学中的情感交融和气氛和谐。这样才能达到师生情感上的共鸣,才能建立新型的、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3、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高效课堂改变原有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该转变要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的,要积极引导学生从事实验活动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4、对学生评价的转变。高效课堂提倡的评价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如学生在道德品质、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交流与合作、个性与情感以及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等多方面的发展。评价方式不仅仅依靠纸笔考试作为收集学生发展证据的手段,而且关注过程性评价,及时发现学生发展中的需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激发其内在发展的动力,从而促进他们在原有水平上获得发展,实现个体价值。当然,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我还有很多的困惑:1、是不是课堂气氛越活跃越好?活跃什么程度才能达到导学案的最佳效果?2、如何调动学生预习的积极性,最大限度的保证预习效果?3、怎样带动基本薄弱学生水平提高的同时,又如何提高优势学生的水平?4、如何避免两极分化?又如何“两头兼顾”?5、导学案的教学是否都为单一、固定“预习、反馈、展示、训练”的教学模式?“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在今后“导学互动”教学改革的实践中,我将继续实践,不断探索,使“导学互动”教学更加成熟,在更广阔的天地里结出丰硕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