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采纳模型相关理论研究综述.pdf
上传人:13****51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1.5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技术采纳模型相关理论研究综述.pdf

技术采纳模型相关理论研究综述.pdf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技术采纳模型相关理论研究综述摘要:技术采纳方面的相关研究一直是学术界的热门领域,本文试图通过对较成熟的几个理论框架进行比较分析,试图把握技术采纳模型相应的发展脉络,对该领域已有的成果作总结以帮助后来的研究者更进一步地探索研究。关键词:理性行为理论;计划行为理论;技术接受模型当今社会,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们发展迅速,正在并将持续不断地改变社会生活。技术可以提高生活乃至生产效率这是毋庸置疑的,然而它们必须首先被人们接受才能延续下去并改变我们的生活。于是,在新的技术产生的同时,学者们开始研究用户对技术的采纳行为。该项研究被认为是当代信息系统中较为成熟的一个研究领域。在数十年的研究中产生了许多的理论和模型,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几个:理性行为理论(tra)、计划行为理论(tpb)、技术接受模型(tam)以及技术采纳与利用整合理论(utaut)。一、相关理论模型分析1、理性行为理论(tra)理性行为理论是由fishbein和ajzen在1975年首先提出来的,该理论的基础来源于社会心理学,是用来解释和预测人类行为的,而它也被证明能够成功预测并解释众多领域的人类行为。依据该理论,人的很多特定行为表现是由其行为意愿(bi)所决定的,同时行为意愿又受到个人行为态度(a)和主观规范(sn)的双重影响。具体说就是认为个体倾向于按照能够使自己获得有利的结果并且也能够符合他人期望的方式来决定自己的行为。该理论主要有两个前提假设:一是个人采取某种行为,是在出于自愿的情况下发生的;第二个是个人在决定了该行为之前会先考虑到其行为动作的隐含意义。模型如图2.1所示:图2.1理性行为理论框架sheppard,hartwickandwarshaw(1988)经过研究得出结论:tra具有很强的预测效用,该结论是通过对87个独立研究进行元分析得出的。研究总共包括12624个观察样本,显著性水平为0.001。korzaan(2003)以tra模型作为基础模型,以网上购买为研究对象,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得出结论:态度是使用意图的最直接和最显著的影响因素,而当主观规范或行为态度越趋于正向时,行为意愿越高;当主观规范或行为态度越趋于负向时,则行为意愿越低。作为一般性的模型,理性行为理论并未指定特别的信念或行为。因此对于各种有关于态度或行为模式的研究,往往可以通过针对不同行为找出其相关的信念,进而用理性行为理论加以解释。从信息系统的观点来看,理性行为理论强调,任何会影响到行为的因素都会通过行为态度和主观规范这两个方面间接影响行为。因此,诸如系统设计特性、使用者特征、任务特性、发展或实行的性质和组织结构等变量,都可归为外部变量,也就是外部变量直接或间接影响行为态度和主观规范。虽然它的应用范围很广,但是并没有为某一特殊行为开发的量表,因此拿来研究信息科技相关的行为时,仍有不足之处(davisetal,1989)。另外,理性行为理论的应用必须满足一定前提条件,当研究所要预测的行为符合此条件时,理性行动理论可以对个人行为进行很好的预测,但当所研究的行为受到非意志因素影响,如需要资源、机会、自我能力、知识或他人协助等因素才能展现的行为时,该理论对行为的解释力就会减弱,从而无法对个人的行为加以合理的解释。这也是理性行为理论的最大弱点,而计划行为理论则克服了这个局限。3、计划行为理论(tpb)该理论是在tra的基础上延伸而来的,由于tra是在”行为的发生是基于个人的意志力控制”的假设下对个人的行为进行预测、解释。但在实际情况下,个人对行为的意志控制程度往往会受到时间、金钱、信息和能力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tra对不完全由个人意志所能控制的行为,往往无法给予合理的解释。因此,ajzen(1985)便将理性行为理论加以延伸,提出了tpb,期望其对行为的预测和解释更具适合性,而ajzen提出该理论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这可以追溯到fishbein的多属性态度理论,多属性理论认为行为态度决定行为意向,预期的行为结果及结果评估又决定行为态度。后来,fishbein和ajzen共同对多属性态度理论进行了改进,提出tra。为扩大理论的适用范围,ajzen1985年在tra理论的基础上,增加了知觉行为控制变量,初步提出计划行为理论。1991年ajzen发表的《计划行为理论》一文,标志着tpb理论的成熟。认为行为意向是影响行为最直接的因素,行为意向反过来受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的影响。计划行为理论作出的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