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的点滴做法.docx
上传人:康平****ng 上传时间:2024-09-1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6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浅谈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的点滴做法.docx

浅谈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的点滴做法.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浅谈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的点滴做法浅谈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的点滴做法寓德育于小学数学教学之中,这是提高全民素质的需要,是教书育人、全面实施数学教学目标的需要。因此,我认为数学教学不仅有文化教育的功能,更具有德育教育的重任。我结合教学实践,谈谈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的点滴做法。爱国主义教育是学校德育的主要任务之一,在数学教材中,有着丰富的爱国主,不失时机地、适时地、自然地、潜移默化地渗透义教育素材。在教学中,我注意发挥教材本身的思想教育功能思想教育,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案例一:以古励今。介绍我国商代形成的十进制比西方早2000年;公元3世纪数学家刘徽最早提出了分数除法法则,给出了最小公倍数的严格定义;教学《圆的周长》时,告诉学生,南北朝数学家祖冲之对圆周率π值的计算,在世界上最先提出了圆周率的近似3.1415926—3.1415927之间,这项记录比欧洲早1000多年,人们为了纪念他,所以就给月亮上的一个环形山命名为祖冲之山。……我国古代的数学辉煌成就令世人瞩目。这些真实典型的数学史实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而且也激励起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进取精神。案例二:精心设计。我们学校有故事传承的文化特色,教学《百分数的应用——利率》时,给学生讲“储蓄由来”的故事切入主题,又引出储蓄的意义,具有一举两得之功效。我制作了一幅祖国建设宣传画,再贴上“储蓄——利国利民”的字样,凸显了储蓄的意义,课上给学生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而,使学生们树立长大后要多支持国家的建设和发展。学习利息税知识时,我设计了三位小伙伴积极参加储蓄,准备用获得的利息购买录音机,捐赠给“希望小学”支持贫困地区的失学儿童,存款到期时能否实现愿望的情境。我以次为契机,引出——根据国家规定,从2007年8月15日起个人在银行存款所得利息应按5%纳税。教学这部分知识时,使学生们懂得国家将这部分税收用于社会福利事业、国防科技事业等国家建设的方方面面,纳税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从小明确纳税是公民的义务,社会责任感扎根在幼小的心田。案例三:贴近生活。学校是学生熟悉的场所,是他们生活六年的乐园。学校里有师生辛勤的汗水,有画不尽的色彩,写不完的诗篇,唱不完的歌。教学《母校的操场有多大》一课,通过小组活动,使学生学会分享共同的劳动成果,学会相互合作。本节课紧紧抓住了“今天我以汇文为荣,明天汇文以我为荣。”的思想。学生能从学校的环境、四季的美景、校庆、恢复校名、重建新校等多方面多角度地进一步了解我们学校的发展。从内心中,真正懂得珍惜在校的美好时光,热爱母校,勇创佳绩。树立“明天走出汇文,为校争光,再创辉煌!”的远大理想。学生们达成共识——再续汇文的辉煌是我们共同的心声。人类对完美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作为一名数学教师,追求数学学科渗透德育也是永无止境的。我要提高日常教学渗透德育的自觉性,把握教学渗透德育的可行性。我相信只要在平时的数学教学工作中,紧密结合本班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知识的接受能力,点点滴滴、潜移默化的有机渗透德育,长期坚持就会达到德育、智育的双丰收。美术教学大纲明确规定:“小学美术课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一门必修的艺术文化课程,是学校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它对于陶冶情操,提高美术文化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美术教学中,根据美术学科的'特点对学生进行思想教学,是十分必要。印度哲人泰戈尔说,德育就是要使学生养成点燃知识之灯的智慧,其目的在于造就健全的人格,完善人的心灵和精神。所以,我们需要对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点缀”,使他们在思想品德方面得到更进一步的培养。美术教学是学校贯穿整个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成长过程中所需要的德育教育,主要是通过课堂教育提供的。那么如何在美术教育中渗透思想教育呢?我就个人的一些体会谈一点看法:(一)欣赏课教学,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学生进行美的欣赏和创造,是提高审美能力,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有效途径。美术欣赏蕴含着极其丰富的情与趣,因此,在美术欣赏课中,教师不但要讲授美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更要注重对学生进行美术感受能力和鉴赏能力的培养,尽量抒其“情”增其“趣”,培养审美意识,发展创造力进而增进热爱生活的情感。小学美术教材每一册的封页都有一幅北京著名园林建筑的图片,有天安门、长城、故宫、颐和园、北海、天坛、景山、碧云寺、十三陵、卢沟桥、圆明园等,这也是每年开学的第一节欣赏课。通过欣赏评述活动,使学生在了解中国园林建筑以及相关知识的同时体会到中国建筑文化的博大精深、宏大的气势以及造型、色彩的美感;利用祖国伟大的建筑艺术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涵养。体会古代建筑的伟巍峨和辉煌,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对美的欣赏能力。(二)工艺课教学,培养学生团结互助工艺制作课既能提高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同时又能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