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什么是报告文学汇编(完整版)资料(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优秀版资料,欢迎下载)什么是报告文学从新闻报道和纪实散文中生成并独立出来的一种新闻与文学结合的散文体裁,也是一种以文学手法及时反映和评论现实生活中的真人真事的新闻文体。速写、特写、文艺通讯的总称。作为一种介于通讯和小说之间的文体。它以叙事纪实为主体,以报告真相为己任,即要求作品中占主体的人与事必须真实,具有新闻性;又经过艺术加工,以形象反映生活,并饱含作家的思想倾向和情感态度,具备文学性。也就是三个征:新闻性、文学性和政治性。这种文体是近代新闻事业发达的产物,曾盛行于20世纪初期的苏联和欧美。在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某些通讯、旅行记和叙事散文已具有报告文学的部分特性。但正式倡导和自觉创作报告文学,是从30年代初开始的,并与左翼文艺运动和外国报告文学的传入有关。第一部以报告文学名义出版的作品集是《上海事变与报告文学》(1932)。稍后有《活的记录》、《中国的一日》等专集和《包身工》(夏衍)、《1936年春在太原》(宋之的)等名篇。30年代末期以后,中国报告文学获得很大发展,已成为一个独立的重要的文学品种。什么叫报告文学?报告文学是采取文学手段及时地反映真人真事的一种新闻文体。19世纪的晚清,报纸登陆中国,散文与新闻相结合的产物枣报告文学才开始孕育。鸦片战争之后,出现了第一批初具报告文学雏形的作品,但只是到了梁启超的《戊戌政变记》才明显具备了报告文学的基本特征。梁启超之后,报告文学作品慢慢多了起来。“五四”运动为中国的思想、文化带来深刻的变革,报告文学在题材和思想内容上取得了巨大突破。冰心、瞿秋白、梁启超、鲁迅、柔石、谢冰莹和文学研究会的诸作家都积极写作报告文学。除坚持一贯的爱国主义精神的宣扬外,同情人民生活疾苦、揭露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罪恶、寻求中国出路、赞扬苏俄革命、表现北伐革命等思想内容更多地表现在他们的作品中。作者们多以亲身经历的事件为素材,作品的抒情性大为增强。到这时,作者们尚没有文体的自觉性,“报告文学”这一名词直到1930年才正式被引进。著名的报告文学作品有《绞刑架下的报告》、《包身工》等。报告文学是一种在真人真事基础上塑造艺术形象,以文学手段及时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体裁。报告文学往往像新闻通讯一样,善于以最快的速度,把生活中刚发生的激动人心的事件及时地传达给读者。报告文学之所以受读者欢迎,就在于它能把握时代的脉搏,把群众关心的现实情况迅速地反映出来,发挥“文学轻骑兵”的作用。报告文学不能像小说那样虚构人物、情节,它必须以现实生活中的真人真事为描写对象,写真纪实是它的重要特征。一般来说,报告文学要写真人真事,但不是任何真人真事都能成为报告文学描写的对象。报告文学要追踪事实,但并不是任何事实都值得它们去报告,而是要有所选择和提炼。报告文学不能像新闻报导那样,只有事件梗概,它必须塑造丰满的人物形象,必须有生动的形象化的细节。报告文学不同于小说,不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主,但它在艺术形象性上的要求是很高的。人物特写自然必须在介绍人物事迹中努力刻画人物,即使在以写事为主的作品中也离不开写人,如果能生动地刻画人物形象,必然会大大加强感染力。报告文学还可以吸收小说的描写技巧、戏剧的对话艺术、电影分镜头的叙述方法以及诗歌的跳跃手法等。中国当代报告文学追踪共和国的脚步跋涉了50个年头,呈现出辉煌灿烂,也有过曲折艰难;既有光明现实的颂歌,也有对阴暗面的鞭挞与历史的沉思。它是人民共和国庄严的证词,是中国人民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辉煌历程的真实记录,是当代中华民族悲喜交集的心灵历史,是大河奔流、沧桑巨变的恢宏诗卷,是中国当代文学最贴近现实,最具影响力的文学品类。从反帝爱国的“五四”运动到今日振兴中华的改革开放,中国报告文学走过了一百年的光荣历程。著名报告文学家徐迟说:“我国的报告文学,本身就是一种开创性的文学题材。随着革命文学的发展,……报告文学射出了一串串闪电一般的光芒,随后是一阵阵的雷声隆隆”,“显示出我国新世纪文学的明媚春光”。新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是人类历史上开创性的变革,没有平坦大道可循。我们走了一个N字形的路,书写“正在发生的历史”的报告文学也经历了从幼稚到成熟,从勃兴到繁荣发展之路。50年来,报告文学由单纯地为政治服务,以歌颂新人新事为主,发展为一种具有丰富人文精神和独立品格的文学形式,正确地航行在“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轨道上。在中国和世界文坛上占有重要的一席地位。对于报告文学建国以来的长足发展和辉煌实绩,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和思考。1.报告文学应该具有独立的文学品格和社会功能。报告文学是时代的前哨文学,具有很强的现实参与性和介入性,歌颂张扬现实的真善美,抨击挞伐现实的假丑恶,促进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与进步。经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