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硕士留学研究生培养方案.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13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硕士留学研究生培养方案.doc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硕士留学研究生培养方案.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吉林师范大学硕士留学研究生培养方案文学院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硕士留学研究生培养方案(050102)一、学科简介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是研究人类语言的基础理论及其应用的学科。本专业侧重以语言为研究重点,分析、归纳人类语言的发生学关系和内在规律。该学科可分为理论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两大块,理论语言学倾向于理论研究,探讨特定语言的语音、词法、句法、语义、语用的共时结构和历史演变规律;应用语言学泛指语言学理论或方法运用在其他领域及学科而产生的应用性交叉学科,是综合各科知识的一门边缘学科。目前语言学科的研究呈现出内外交融的趋势,体现为立足于汉语实际,运用国外的有关语言学理论多层次、多角度地展开研究,尤其重视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经过多年的努力,我们已经形成结构合理的学科队伍,并确立了稳定的研究方向,即文化语言学、对比语言学、社会语言学、交际语言学,其研究成果已得到专家、学者及相关领域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在学科内具有较大反响。二、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具有系统的语言学理论和基础知识,掌握语言研究的特殊方法,具备独立从事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能力,能够胜任专业学术研究与教学工作,成为语言学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学位获得者可在各级院校和科研院所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也可在新闻、出版、文化或党政管理部门从事相关工作。(二)研究方向1.文化语言学2.对比语言学3.社会语言学4.交际语言学(三)主要相关学科文学、文化学、社会学(四)学习年限及应修学分学习年限为3年;学分不少于36,不超过38学分。(五)课程设置与教学计划表课程类别课程名称与课程编码总学时周学时学分开课学期考核公共学位必修课汉语通论0000000101116033Ⅰ考试现代语言学概论0000000101126033Ⅰ考试中国传统文化0000000101136033Ⅰ考试专业学位必修课(专业方向课,要求根据本人研究方向,只选1门)基础理论课应用语言学0501020201036033Ⅰ考试中西文化概论0501020201046033Ⅰ考试认知语言学0501020201056033Ⅱ考试专业方向课文化语言学0501020301056033Ⅱ考试对比语言学0501020301066033Ⅱ考试社会语言学0501020301076033Ⅱ考试交际语言学0501020301086033Ⅱ考试非学位必修课文献阅读(前沿指导、方法论指导)0501020402012011Ⅳ考查专业选修课中国传统语言文字学0501020502094022Ⅲ考查汉语语法学0501020502104022Ⅲ考查语言与翻译0501020502114022Ⅲ考查汉语词汇研究0501020502124022Ⅲ考查规范语言学0501020502134022Ⅲ考查汉语修辞学0501020502144022Ⅲ考查语言美学0501020502154022Ⅲ考查学术论文写作0501020502164022Ⅲ考查公共选修课文化人类学0501020602015432Ⅲ考查中国文学艺术鉴赏专题0501020602025432Ⅲ考查实践活动与撰写学位论文参加学术活动000000000001第一至四学期进行,考查(提交学术活动记录),1学分。参加教学实践000000000002第四学期进行教学实践(助课、讲课训练等),20学时,考查(提交书面鉴定),2学分。参加社会实践000000000003第五学期结合撰写毕业论文参加社会调研等活动,考查(提交社会调研报告),2学分。撰写学位论文000000000004第四学期进行学位论文开题;第五学期开始撰写毕业论文。要求观点鲜明、理论联系实际,有创新。第六学期进行学位申请、论文评阅和答辩,3学分。(六)课程简介、教材和参考书应用语言学内容介绍本课程全面介绍应用语言学学科的基础理论,着重引导学生了解汉语语言教学(包括语文教学和对外汉语教学)、语言规划和社会语言工程(包括规范化、标准化和语言国情调查)、中文信息处理(包括中文信息的编码和输入输出、汉语语料库、汉语的自然语言理解)、辞书编纂等分支学科的基本内容、当前研究重点和发展趋势。使用教材于根元,《应用语言学理论纲要》,华语教学出版社,1999参考书目1.于根元,《二十世纪的中国语言应用研究》,书海出版社,19962.杜诗春,《应用语言学》,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3.陈原,《现代汉语定量分析》,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4.陈原,《现代汉语文字的信息处理》,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5.于根元,《应用语言学前沿问题》,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中西文化概论内容介绍本课程融中西方文化为一炉,将中西方文明在哲学、文化基本精神、思维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