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品德与社会》教案关于《品德与社会》教案锦集7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品德与社会》教案7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品德与社会》教案篇1教学目标1.了解俄罗斯的社会概况、人民的生活。2.尊重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初步形成开放的国际意识和国际理解。教科书分析参见第96~97页。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一些有关俄罗斯经济发展、社会状况的图片和资料。2.世界政区图、两半球图。教学活动及过程1.导入。“上一节课,透过格林和安徒生的家乡,我们了解的只是部分欧洲的状况。其实,还有一个国家在欧洲占有很大的面积,这就是世界上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俄罗斯。”2.识图练习。在世界政区图、两半球图上查找俄罗斯的位置和范围。3.阅读与探究。请学生阅读教科书第44~45页的课文,欣赏教科书上的图片。教师将自己准备的材料也给学生。思考:(1)俄罗斯的国旗、国徽有什么含义?(2)俄罗斯有怎样的气候特点(4)俄罗斯的首都莫斯科有什么特点?(4)俄罗斯著名的大城市圣彼得堡有什么特点?(5)俄罗斯在科学技术、文化技术、社会经济等方面有什么突出成就?4.交流与讲解。让学生根据前面活动充分展开讨论,教师根据学生讨论给予补充和讲解。5.自由讨论。教师引导:“俄罗斯是我国的近邻,两国人民有着长久的友谊和交往,同学们可能也知道一些有关的情况,大家可以交流一下。”鼓励学生积极发表意见,并且给予必要的补充与纠正。6.教师,布置家庭作业。给教师的建议1.要准备好有关俄罗斯经济发展、社会状况的'图片和资料。2.要准备好世界政区图、两半球图。3.教学中对俄罗斯的介绍,不要搞成地理知识介绍,也不要面面惧到;只要侧重与比较简单的社会状况、特点和俄罗斯在科学技术、文化技术、社会经济等方面的突出成就就可以了。家庭作业预习与探究关于北美洲的社会状况。建议就学生对俄罗斯的了解程度给予口头。《品德与社会》教案篇2教学目标:1、拓展学生的视野,帮助他们了解世界各国所具有的特色鲜明的社区,进一步加深对社区区的认识和理解。2、学会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社区的认识和理解。教学准备1、让学生搜集反映世界各国独具特色的社区图片、照片以及相应的文字资料。教师也需做同样的搜集工作。2、一张加大的`世界地图一级与小组数目相同的世界地图若干张,学生人手一份水彩笔。教学过程:1、导入。“书本6~7页位为我们展示了一组世界上不同国家的社区图片。下面请同学们翻开书,看看教科书都为我们呈现了哪些国家的社区,同桌间可以相互交流。2、小组交流:将课前搜集反映世界各国独具特色的社区图片、照片以及相应的文字资料分小组交流,并在地图中找到大致地址。3、全班交流,小组派代表介绍本组同学所搜集的资料,然后请其他小组的同学在地图中找找它的大致方位,在再给予正确与否的判断。回答正确后教师将图片贴在较大的世界地图上。4、个人制作:画一画自己生活的社区5、布置作业观察社区有哪些设施,特别注意观察增添了哪些新设施,并思考这些设施为人们生活带来了什么?《品德与社会》教案篇3教学目标1、了解家乡的民风民俗。2、初步懂得风俗及文化的区域性特点。3、知道多姿多彩的风俗、文化是一个地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4、初步形成批判地继承家乡风俗、文化的意识。教学准备1、督促学生在课前利用业余时间向长辈了解家乡特有的风俗和文化,并搜集一些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民间传说、民间传统等故事。2、提前查阅一些相关的文字资料。教学过程1、导入。让学生阅读并欣赏教科书第68—69页的文字和照片及图画。从提问引入本课题的学习。“同学们可能从电视、广播及民间故事书里听到或看到过一些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风俗和文化,请同学们把自己知道的说听。”帮助学生理解“乡风乡俗”一词的含义:是指一个地方特有的生活习惯,就在家乡人的生活中,就在家乡人的一言一行里。2、说一说家乡的'风俗。“刚才同学们说了许多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风俗和文化,请同学们再来说一说,在自己的家乡都有哪些独特的风俗和文化呢?3、故事会。“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民间故事都渗透着一些地方的民间风俗和文化。下面我们开一个小小的故事会,请同学们把自己知道的故事讲听,让我们一起来分享。”4、讨论。针对学生所讲的故事,就其中渗透的一些民间风俗和文化展开讨论,说一说为什么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会有不同的民间风俗和文化。5、。针对乡风乡俗中文明与封建迷信并存的实情,在时,强化相信科学、追求文明、拒绝封建迷信的意识,为以后的学习埋下伏笔。家庭作业搜集一些有关家乡风俗和文化的传说或故事,并与同学互相交流。《品德与社会》教案篇4一、教学目标:1、初步体验、了解规则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2、熟悉本校的规则,并能对制定这些规则的意义和作用进行认识、评议。3、引导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