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综合高中简介.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4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哈综合高中简介.doc

哈综合高中简介.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美丽的松花江南岸、江畔公园之中,坐落着哈尔滨市第一综合高级中学校。它是由原哈尔滨市第十中学、哈尔滨市第二十二中学高中部、哈尔滨市第一女子职业高中和哈尔滨市第十一职业高中组合而成的新型学校,是一所实施普通高中教育和职业高中教育的综合性国办高级中学,是省、市中等教育模式改革的试点和窗口单位。作为黑龙江省第一所综合高中,学校的办学模式和办学经验曾在全国综合高中理论与实践研讨会上得到广泛交流和推广;并得到新闻媒体的全面报导。学校占地面积达两万五千平方米,拥有两座教学楼和一座实习楼,建筑面积达一万六千平方米,拥有完善的校园网、宽带网,新建多功能教室、多媒体语音室、现代化实验室、专业实习室和校园电视台,共有微机室4个,网络微机室2个,共有奔四微机140台,能够充分满足学生学习与实习的需要;学校成立了铜管乐队,丰富了广大师生的业余生活,提高了他们的艺术欣赏水平,并为学生将来参加艺术类高考打好基础;学校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宽敞明亮的教室、清洁的室内卫生间、全新的供暖系统和花园式的校园,为广大学生提供了舒适的学习和生活环境。目前,学校正为争创市级示范性高中而努力。学校设有普通高中部和职业高中部,现有30个教学班,1671名学生。学校师资力量雄厚,在岗教职工138名,其中教育硕士3名,大学本科学历100名,大专学历35名。高级教师47名,一级教师47名。省市区级骨干教师31名,省、市级教学能手8名。全校教职员工敬岗爱业,具有高度负责的精神,认真学习衡水中学的办学经验,努力探索适合我校的办学模式,正在进行国家“十五”科研课题《心理卫生与心理保健》、哈尔滨市“十五”科研课题《高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的研究工作。职高部共开设与各高职院校接轨及适应社会需求的七大类个专业(详见招生计划)。自建校以来,我校的高考、高职升学率逐年增加,广大教职员工正在为创建人民满意的学校而努力奋斗。在2003年普通高校高考中,共报考303人,录取率为90.2%,本科录取78人,学生最高分为506分;职高毕业生在高职升学中,报考61人,录取率为100%,本科录取5人。其中邸双亮同学数学成绩全市第一名,总分全市第三名;张磊同学技能成绩全市第一名,总分全市第五名。学校在省、市各级各类比赛中也名列前茅。在市学生四项基本技能大赛中,我校吴鑫聪等三名同学分获一、二、三等奖。在全市学生专业技能大赛,我校取得优异成绩:旅游服务专业2个队分获团体第一名和第二名;美容美发专业2个队分获第一名和第三名;汽修专业和计算机专业均获第三名。在市第二十届高中物理竞赛中,单忠梁、闫倩、何伟、国显伟四名学生获得一等奖,张松、孟宪婷获得二等奖。建校以来,学校向高校输送了大批优秀新生,为社会培养了大批具备综合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在各自岗位上取得了突出成就,深受用人单位的好评和社会各界的赞誉。学校成立了专门的毕业生推荐机构,制定了及时反馈制度,毕业生推荐率始终保持在100%。根据追踪调查,有150余名毕业生被评为各级技术能手和先进工作者,90余名毕业生被选派到领导岗位。我校的毕业生由于素质好、专业技能强,学生还没毕业就已被联办单位和用人单位争相聘走。近年来北京、深圳、广州等地也慕名来我校招聘毕业生。由于成绩突出,学校先后荣获中国教育学会“十五”规划重点科研项目实验学校、黑龙江省文明单位、哈尔滨市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哈尔滨市德育工作先进集体、哈尔滨市军警民共建共育先进集体标兵、哈尔滨市普通高中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大面积提高教育质量先进学校、哈尔滨市职业高中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先进集体、哈尔滨市教育学会系统教育科研科普先进单位等光荣称号。我校是遵循市场经济运行规律、为适应素质教育而探索并采用的一种新型办学模式,其核心是打破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形成的两个相互独立、互相封闭的教育体系,建立一条横向沟通、纵向贯通的人才培养的“立交桥”,拓宽人才成长的通道,增强学校育人活力,使所有学生都能真正获得适宜他们自身成长特点的教育。目前,我校的《综合高中办学模式探索》已被列入黑龙江省“十五”科研课题。创建六年来,我校积极探索和认真实践普、职间的相互融通,努力实现普高向职高分流,即尊重普高高三学生的自主选择权,挖掘潜力,提供成功机会;职高高一新生到普高注册,学习普高文化课,参加普高会考,增强了普高的办学活力和职高的办学内涵。学生根据自身个性特长灵活地选择成人成才的学习方向,不断调整和实验适宜学生发展的课程结构,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真正实施素质教育上探索、创新,卓有成效。自2000年以来,我校共有188名学生实现了普职间的相互融通,全部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