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项目水资源可行性分析报告.doc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44 大小:6.3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工程项目水资源可行性分析报告.doc

工程项目水资源可行性分析报告.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4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总论1.1项目来源保沧(保定至沧州)高速公路是河北省“五纵六横七条线”高速公路网中的“第五线”,是连接保定、沧州两市的高速通道。全长122.5公里,为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设计时速120公里/小时,工程概算总投资48.4亿元。本项目于2004年11月20日开工建设,计划2007年建成通车。该项目是河北省高速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连接区域内的京珠、京沪、石黄等高速公路,形成快速高效的高速公路网有着重要意义。受河北保沧高速公路有限公司委托,2007年7月我所对保沧高速新建河间服务区建设项目进行水资源论证。1.2水资源论证目的和任务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是水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保证水资源管理走向科学化、规范化的的重要措施,是取水许可审批的必要条件。保沧高速河间服务区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的目的是通过调查研究和试验分析,结合论证区的水文地质条件,分析计算地表水、浅层地下水、深层地下水的水资源量及可开采量,综合分析确定取水井的数量、位置、深度、取水量等,分析其取用水的合理性、可靠性及可行性,分析建设项目取水和退水对周边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为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取水许可提供技术依据。根据论证目的,本项目水资源论证的主要任务有:(1)调查和分析论证区及周边地区水资源状况及其开发利用程度;(2)调查论证区及周边地区目标含水层的水文地质特征及地下水化学类型;(3)分析计算论证区各相关水层的地下水资源数量、质量,确定允许开采量;(4)通过抽水实验分析开采条件下地下水水位、水量的变化情况;(5)分析建设项目取用水合理性及地下水的开采技术条件;(6)分析建设项目取水的可靠性和可行性;(7)分析建设项目取、退水可能对环境及周边用水户的影响;(8)提出节水及水资源保护措施。1.3编制依据(1)《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60号,2006年4月15日发布;(2)《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导则》(试行)(SL/Z322-2005)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3)《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管理办法》水利部、国家计委15号令,2002年5月1日起实施;(4)《地下水资源分类分级标准》(GB15218—94)国家技术监督局,1994年9月24日发布;(5)《河北省水利厅关于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制度的实施细则》河北省水利厅,2004年5月21日发布;(6)《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国家技术监督局,1994年10月1日实施;(7)《河北省用水定额》(试行)河北省水利厅(2002);(8)《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GB50027-2001)中华人民共和国冶金工业部,1988年10月1日实施;(9)《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卫生部及国家标准委员会,2007年7月1日实施;(10)《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培训教材》水利部水资源管理司及水利部水资源管理中心,2005年7月;(11)《河间市水利志》河间市水利局,1994年5月;(12)《河间市农村饮水安全规划》河间市人民政府,2006年8月;(13)《2006年河间市水资源公报》河间市水务局及沧州水文水资源勘测局,2007年;(14)《沧州市地下水超采区治理规划研究》沧州市水利局,2006年7月;(15)《河间市水资源规划研究》河间市水务局,2003年10月。1.4取水规模、取水水源与取水地点1.4.1取水规模本建设项目拟打取水井一眼,为深层取水,根据服务区的整体设计说明,拟日取水量约为42m3,年取用水量约为1.53×104m3。1.4.2取水水源本建设项目设计取水水源为地下水。1.4.3取水地点本建设项目的设计取水地点位于河间市沙洼乡姚天宫村与西柳村之间、保沧高速河间服务区的南服务区内。1.5论证工作等级根据《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导则》,本建设项目为地下取水,取水用途主要为服务区生活用水,最大取水量约42m3/d(≤1×104m3/d);退水含有少量可降解污染物,采用生物处理后进行外排,取水、退水对第三者和生态环境影响轻微。综合分析,本次论证的论证等级为二级,工作等级为三级。1.6分析范围和论证范围论证区域主要是以建设项目所在地为中心,与项目取水水源地有水力联系的范围,考虑到区域水源的补给、利用、排泄及环境等方面的影响,确定以河间市行政区作为本次论证的分析范围和论证范围。分析范围及论证范围见图1.1。图1.1分析范围及论证范围图1.7现状水平年论证区的多年(1956-2005)平均降雨量及2002-2006年的降雨量见表1.1。表1.1论证区多年平均降雨量及近年的降雨量表单位:mm论证区多年平均降雨量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河间市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