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源性疾病培训教案.doc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7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食源性疾病培训教案.doc

食源性疾病培训教案.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食源性疾病培训教案食源性疾病就是指通过摄食而进入人体得有毒有害物质(包括生物性病原体)等致病因子所造成得疾病.整理了食源性疾病培训得课件,欢迎阅读!一、WHO得定义:食源性疾病就是指“通过摄食进入人体得各种致病因子引起得、通常具有感染性质或中毒性质得任何疾病.我国食品安全法规定:食源性疾病指食品中致病因素进入人体引起得感染性、中毒性等疾病.致病因子包括细菌、病毒、寄生虫、有毒有害化学物质、天然毒素等,二、食源性疾病得三个基本要素:病源物-——-致病因子;传播媒介—---食物;临床特征-—--中毒性或感染性表现。三、按临床表现可分为4类1、食物中毒,即指食用了被有毒有害物质污染得食品或者食用了含有毒有害物质得食品后出现得急性、亚急性疾病;2、经食品感染得肠道传染病(如痢疾)、人畜共患病(口蹄疫)、寄生虫病(旋毛虫病)等;3、与食物有关得变态反应性疾病;4、因一次大量或长期少量摄入某些有毒有害物质而引起得以慢性损害为主要特征得疾病.四、按发病机理可分为2类食源性感染与食源性中毒1。食源性感染(foodborneinfections)食源性感染通常就是由摄入受细菌污染得食品所引起得一类感染性疾病。食源性感染有以下2种发病形式:经食物摄入人体内得细菌侵入并在肠黏膜或其她组织中繁殖;经食物摄入人体内得细菌侵入与在肠道内繁殖,并释放毒素损害周围得组织或影响正常器官或组织得功能。这种类型得感染有时被称为毒素介导型感染。食源性感染得发病特点:由于细菌在人体内生长繁殖通常需要一定得时间,因此食源性感染得发病潜伏期要比大多数食源性中毒性疾病长得多。潜伏期一般以天数计。食源性感染得症状主要包括腹泻、恶心、呕吐与腹痛,而且感染经常伴有发热症状.食源性感染得病死率很低。能引起感染得细菌常常具有定向特点或某种黏附因子,常常可以侵犯肠道得某个特定部位,并在肠道内繁殖.有些食源性感染可以引起某些并发症或后遗症,病变常可累及心血管、肾脏、关节、呼吸系统或免疫系统等。2。食源性中毒食源性中毒就是摄人已受到某种毒物污染得食品所引起得一类中毒性疾病。食品中各种毒物得来源主要有:某些细菌繁殖过程中产生得细菌毒素;有毒化学物质(如有毒重金属等);动植物或真菌天然存在或形成得毒素(如某些有毒鱼类、有毒贝类与某些有毒野生蕈类)。食源性中毒得发病特点:即使没有摄入活得病原菌,只要摄入毒素污染得食品,也会引起发病。中毒性疾病得潜伏期通常可以分钟或以小时计。中毒性疾病最常见、有时甚至就是唯一得发病症状就是呕吐.食源性中毒得病死率较食源性感染高。食品中所含毒素得检测要比食品中致病菌检测更有意义。五、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得定义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中对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得描述:一组用目前得知识难以解释得疾病或事件其定义或概念应该就是宽泛而非特定得,涵盖范围就是可能与食品有关并且具有以下一个或数个特征得一些疾病/事件:特征:(1)疾病得临床表现(如症状、体征、实验室与辅助检查结果及病程)及流行病学特征(如发病年龄、人群分布、时间分布与地区分布等)与诊疗经验与专业判断明显不符,用现有得临床专业知识与经验、流行病学知识等无法解释;注:有明确诊断或病因得疾病不属于:国家法定传染病;原因明确得食物中毒;(2)病情/健康损害严重或导致死亡,无法得到合理解释;(3)同一医疗机构接诊得类似病例数异常增多,超过既往水平且无法得到合理解释;(4)存在上述一个或数个特征,并且可能与食品有关得疾病。注:无法解释≠诊断与鉴别诊断不清得疑难杂症;与食品不相关得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属于食源性疾病范畴,具有一定流行病学特征除已知其她病因及诊断明确得疾病外得,一类临床症候群哨点医院得承担得工作内容医疗机构在食源性疾病监测中承担得角色1、发现者2、治疗者3、报告者我院为龙潭区唯一一家食源性疾病哨点医院。哨点医院得职责1、培养医护人员对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以及食源性疾病得报告意识。2、发现病例及时向辖区CDC报告。3、设置专科/专人负责监测工作,并及时组织院内专家对发生得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进行会诊.4、配合CDC进行流行病学调查。5、开展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工作。临床医生职责1、接诊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人/异常健康事件(包括食物中毒),临床医生应有责任感、责任心。2、熟悉疑似食源性异常疾病得基本知识、熟练掌握本专业各种疾病表现与各类辅助检查.3、每位医生应该有对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人/异常健康事件(报告食物中毒)得发现、报告得意识。4、接诊医生应该熟悉与熟练掌握食源性疾病得定义与排除标准.5、临床医生发现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人/异常健康事件(包括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