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初三热化学方程式3篇相互支持,共同奋斗:相信自己,直到成功那一刻,笑看风云!三年磨一剑,六月试锋芒。乘风破浪、所向披靡、金榜题名。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初三热化学方程式,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热化学方程式是什么概念热化学方程式是用以表示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为热化学方程式不仅表明了一个反应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还表明了一定量物质在反应中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它表示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和焓变(或能量变化;热量变化)。例如,热化学方程式:H2(g)+Cl2(g)=2HCl(g)△rHm=-183kJ/mol方程的意义是在标准态时,1molH2(g)和1molCl2(g)完全反应生成2molHCl(g),反应放热183kJ。热化学方程式代表着一个假想的过程,实际反应中反应物的投料量比所需量要多,只是过量反应物的状态没有发生变化,即使是一个无法全部完成的反应,也不会因此影响反应的反应热。书写事项1、反应热与温度和压强等测定条件有关,所以书写时指明反应时的温度和压强,若是标准状态下,即温度为25℃(298.15K)、气压为101kPa时,可以不注明。2、各物质化学式右侧用圆括弧()表明物质的聚集状态。可以用g、l、s分别代表气态、液态、固态。固体有不同晶态(同素异形体)时,还需将晶态(形)注明,例如S(斜方),S(单斜);C(石墨),C(金刚石)等。溶液中的反应物质,则须注明其浓度,以aq代表水溶液,(aq,∞)代表无限稀释水溶液。3、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只表示该物质的物质的量,不表示物质分子个数或原子个数,因此,它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4、△H只能写在化学方程式的右边,若为放热反应,则△H为“-”;若为吸热反应,则△H为“+”。其单位一般为kJ/mol,有时也用J/mol。5、热化学方程式是表示反应已完成的数量。由于△H与反应完成物质的量有关,所以方程式中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必须与△H相对应,当反应逆向进行时,其反应热与正反应的反应热数值相等,符号相反。6、不标注气体上升符号和沉淀符号,即“↑”或“↓”。7、热化学方程式无需书写如△(加热)和催化剂的反应条件。8、即使是有机热化学方程式或可逆反应也用等号“=”,不用箭头和可逆符号“→”,“⇌”。9、反应热可分为多种,如燃烧热、中和热、溶解热等,在25℃,100kPa时,旧的标准态压力为1atm=101kPa,即1标准大气压,新的标准态压力改为1bar=100kPa。1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化合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单位为kJ/mol。10、在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水时的反应热叫中和热。书写中和热的化学方程式应以生成1mol水为基准。11、同一化学反应,随着化学计量数改变△H的值而改变。若化学计量数相同,当反应物、生成物状态不同时,△H的值也不同。12、△rHm的意义是在标准状态下,下标r表示反应(reaction),m反应进度为ε=1mol,上标Θ表示标准状态13、在SI单位制中,标准压力应为101.3kPa,但是这个数字使用不太方便,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建议以1x10Pa作为气态物质的热力学标志状态,符号为p。看完了小编的整理不如找几个热化学方程式来写写吧,希望我的文章能够帮到你们,想要看更多的知识分享请关注我们,如有疑问请留言。初中中考热化学方程1、反应热(1)在中学化学中,一般研究的是恒压反应热。(2)规定放热反应的反应热为“-”,吸热反应的反应热为“+”。反应物总能量和生成物总能量的大小决定了反应热的大小。化学反应的反应热△H也等于断裂反应物中化学键需要吸收的能量与形成生成物中化学键放出的能量之差。(3)反应热的单位常用,其中“mol”不表示参加反应的物质的物质的量,而表示1mol反应。(4)反应热包含了燃烧热和中和热,它们不是并列关系,而是从属关系。2、燃烧热燃烧热定义:在101kPa时,1mol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所放出的热量,叫该物质的燃烧热。(1)量的标准:必须是1mol可燃物。(2)必须完全燃烧,如碳的燃烧热是指1molC完全燃烧生成所放出的热量,而不是生成CO所放出的热量。(3)必须生成稳定的化合物,如氢气的燃烧热是指1mol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所放出的热量,而不是生成气态水所放出的热量。3、中和热中和热定义:在稀溶液中,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H2O时的反应热。(1)量的标准:中和反应时必须是生成1mol水。(2)在稀溶液中,强酸与强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水时,放出的热量均为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