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外审必检的表格单据序号认证必须要具备的表单1文件清单(管理、技术)2记录清单3内审、管评全套文件记录4培训计划、记录,任职要求5生产设备台账、维修计划、记录6工艺流程图7电话记录、二份合同复印件8合同评审记录9售前、售中、售后与顾客沟通记录(包括回访)10采购计划11合格供方名录12评价准则13评价记录14进货检验及材质单(证明)15"流程图、生产计划(和采购相关)、特殊过程技术文件、设备、计量"16特殊过程控制17顾客财产登记表18计量仪器台账及证书、计划19顾客满意度调查表(统计表)20进货、过程、成品的检验规程、检验记录21不合格品处置单22质量月报或质量情况目标统计23改进(针对顾客、产品等问题)24纠正、及预防措施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前言本标准等同采用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本标准是ISO9000族标准之一。标准中的“应”(shall)表示要求,“应当”(should)仅起指导作用。本标准对ISO9001:2000作了技术性修订,故本标准发布时,代替ISO9001:2000本标准的附录A和附录B是提示的附录。ISO前言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是由各国标准化团体(ISO成员团体)组成的世界性的联合会。制定国际标准工作通常由ISO的技术委员会完成。各成员团体若对某技术委员会确定的项目感兴趣,均有权参加该委员会的工作。与ISO保持联系的各国际组织(官方的或非官方的)也可参加有关工作。ISO与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在电工技术标准化方面保持密切合作的关系。引言0.1总则采用质量管理体系应当是组织的一项战略性决策。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的设计和实施受各种需求、具体的目标、所提供的产品、所采用的过程以及组织的规模和结构的影响。统一质量管理体系的结构或文件不是本标准的目的。本标准所规定的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是对产品要求的补充。“注”是理解和澄清有关要求的指南。本标准能用于内部和外部(包括认证机构)评价组织满足顾客、适用于产品的法律法规和组织自身要求的能力。本标准的制定已经考虑了ISO9000:2005中所阐明的质量管理原则以及ISO9000:2009的《可持续性管理——质量管理方法》。0.2过程方法本标准鼓励组织在建立、实施质量管理体系以及改进其有效性时采用过程方法,通过满足顾客要求,增强顾客满意。为使组织有效运作,必须识别和管理众多相互关联的活动。通过使用资源和管理,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活动,可以视为过程。通常,一个过程的输出可直接形成下一个过程的输入。组织内诸过程的系统的应用,连同这些过程的识别和相互作用及其管理,可称之为“过程方法”。过程方法的优点是对诸过程的系统中单个过程之间的联系以及过程的组合和相互作用进行连续的控制。过程方法在质量管理体系中应用时强调以下方面的重要性:a)理解和满足要求;b)需要从增值的角度考虑过程;c)获得过程业绩和有效性的结果;d)基于客观的测量,持续改进过程。质量管理体系——要求1范围1.1总则本标准为有下列需求的组织规定了质量管理体系要求:a)需要证实其有能力稳定地提供满足顾客和适用的法规要求的产品;b)通过体系的有效应用,包括持续改进体系的过程以及保证符合顾客与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旨在增强顾客满意。注1:在本标准中,术语“产品”适用于预期提供给顾客或顾客所要求的产品。这也包括采购产品和实现过程的中间产品。注2:法律法规可表述为法定要求。1.2应用本标准规定的要求是通用的,意在适用于各种类型、不同规模和提供不同产品的组织。当本标准的任何要求由于组织及其产品的特点而不适用时,可以考虑进行删减。除非删减仅限于第7章中那些不影响组织提供满足顾客和适用法规要求的产品的能力和责任的要求,否则不得声称符合本标准。2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ISO9000:2005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3术语和定义本标准采用ISO9000:2005给出的术语和定义。本标准描述的供应链:供方组织顾客本标准所出现的术语“产品”也可指“服务”。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2008—XX—XX批准2008—XX—XX1实施4质量管理体系4.1总要求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