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民族乐器_文琴_亮相北美.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2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创新民族乐器_文琴_亮相北美.doc

创新民族乐器_文琴_亮相北美.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創新民族樂器“文琴”亮相北美新年的腳步剛剛踏入2009年﹐一種新型的中國民族樂器“文琴”在美國華盛頓地區亮相﹐引起專業樂界和音樂愛好者的極大關注。全美音樂協會會長唐渡、天華二胡琴社社長管小濱、茉莉花藝術工作室負責人馬卉夫婦、手風琴愛好者宋俊峰夫婦等特地與文琴發明者文正球先生聚會﹐切磋琴藝﹐一起探討如何充份發揮這一新型樂器的效用﹐為促進中國民族音樂的發展添磚加瓦。文琴是文先生付出多年心血﹐于2002年自創並申請國家專利的新型民族樂器。它博采中西樂器之長,具有多种演奏功能,通過丰富多變的演奏技法,能更加充分地表現各种樂曲的內涵。而它的製作捨棄二胡、三弦等通常採用的蟒皮﹐使樂器更加符合“環保和可持續發展”的世界潮流。由於文琴集二胡、三弦、箜篌等樂器的特點于一體﹐卻又從造型到技法完全不同于任何一樣樂器﹐對流傳千年的中國民族樂器來說﹐實在是一個大膽而嶄新的創舉。2004年6月﹐在香港中樂團主辦的“世界創新樂器演奏會”上﹐造型新奇、音色獨特的文琴一鳴驚人﹐引起觀眾和樂界的巨大反響。作為民族英雄文天祥第二十六代孫,自幼酷愛二胡藝術的文先生有一種鍥而不捨的精神。儘管成年后成為醫生而且聞名于國內和東南亞,卻仍醉心民族音樂藝術。九十年代到馬來西亞后,他擔任了馬來西亞專藝民族樂團董事,与樂團同仁一起,致力于華樂的發揚光大。他們与香港、馬來西亞、新加坡、澳大利亞的樂團合作,多次舉行民族器樂演奏會。期間先后得到二胡大師魯日融、黃安源、肖伯鏞、周經豪、楊世昌,還有音樂家、指揮家、作曲家閻惠昌、周熙杰、沈文友、楊秀偉等多位藝術家的寶貴指點和經驗介紹﹐為文琴的創制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在與美國音樂家的交談中﹐大家發現在樂器的改革上有很多共鳴。比如不論多么好的二胡,在演奏時仍有美中不足之感。一是音色不及提琴純淨明亮,特別到下把位時音量變小,還容易出現噪音;二是蛇皮易受溫度、濕度變化而影響音質﹔三是二胡的表現方法還不夠丰富,尤其獨奏時希望能有更強、更富于變化的表現力﹔四是民樂演奏缺乏低音樂器﹐低音部不得不借助于大提琴、貝斯等西洋樂器。唐渡、管小濱和馬卉都是見多識廣、學貫中西、音樂底蘊深厚的樂壇名家﹐他們不僅親自試用文琴﹐還拉二胡與文琴一起演奏﹐並錄音細賞﹐對文琴的改進和推廣提了很多寶貴的意見。文先生在北美的第一個學生徐萌萌恰逢其會﹐她有相當不錯的古箏演奏基礎﹐如今“一見鍾情”愛上了文琴﹐並得到文先生授琴指點和各位專家許諾幫助﹐喜不自勝。文先生告訴大家﹐文琴已定點在河南中州樂器廠生產﹐而且在中、港、馬多位著名音樂家的鼎力支持下﹐國內外幾個文琴樂團都正在組建之中。幾位音樂家都表示願意為文琴的教學和普及出力﹐文先生也許諾不久將發運幾臺琴給全美音樂協會和天華二胡琴社試用﹐希望它的多項功能有助于樂團、社會培養出优秀的全能演奏員。圖片﹕WQ1﹐(左起)管小濱、唐渡與文先生共賞文琴﹔WQ2﹐文先生(立者)與(左起)唐渡、馬卉和管小濱一起切磋琴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