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慧群-课堂提问技巧漫谈.doc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8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吴慧群-课堂提问技巧漫谈.doc

吴慧群-课堂提问技巧漫谈.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课堂提问技巧漫谈子陵中学吴慧群【摘要】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份,科学合理的课堂提问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在课堂教学中,有教师提问,也有学生质疑,师生互问,共同研讨,达到理解掌握;也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即师生间互问、学生间互问),从而形成双向、多向的课堂提问交流模式,才会有利于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关键字】教师提问学生质疑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份,科学合理的课堂提问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课堂提问也是一项设疑、激趣、引思的综合性教学艺术,它是联系教师、学生和教材的纽带,是信息输出与反馈的桥梁。我认为课堂提问应该分两部分,教师提问和学生质疑。首先,来谈谈教师提问。信息技术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教学设计的各个环节都要精心地进行问题设计。想上一堂好的课,教师要掌握好提问技巧,一个好的提问,往往会与学生碰撞出思想的火花,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我认为提问要做到以下几点:1、教师提问要面向全体学生如:在教授资源管理器的应用时,我设计了探宝的环节,学生需找到第一个文件夹的位置,打开里面的文件才知道下个线索在哪里,最后找到宝藏。此环节可以让学生在资源管理器里反复操作,以此逐渐熟练地掌握资源管理器的用法。这种提问对于全体学生来说都是比较容易的,让每位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习热情。这种提问能覆盖到全体学生,有利于整体水平的提高,在课堂教学中应普遍运用。2、教师提问要有系统性及层级性。教师在活动中可以根据具体的课堂任务,合理的安排问题的难易次序,一般以认知性问题在前,理解性问题次之,创造性问题最后。这样,既体现了活动中教师由浅入深的引导,又为学生积极主动的、创造性的学习提供了“脚手架”。例如在进行资源管理教学时,我设计了这样的提问:为什么要进行资源管理?资源管理有哪些方式?如何进行资源管理?一连串的问题,引起学生追求知识的欲望,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引出资源管理相关知识,使学生循序渐进地接受和掌握。这样的提问可以让所有的学生有所思考,有所得。3、教师提问要掌握时机。最好的提问,应在学生有疑惑之时出现。例如,我在引入word文档中的“替换”操作时,首先呈现了一篇比较长的文章,其中某一词语在全文出现的次数多达几十处,但都用错了,要求学生将其无一遗漏地改成另一词语。先让学生自主操作,一般情况下,学生采用编辑操作方法,待学生充分体验到重复相同操作的枯燥、低效时,教师适时提问学生:是否有更高效的方法呢?这一问,正好问到了学生的心坎上,学生的精神为之一振,思维随即启动。再问:“能不能有某种操作能一次性地将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词呢”?接下来便顺利成章、水到渠成了。正如一位教育家说的:“教师不谙熟发问的艺术,他的教学是不容易成功的。”所以,作为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就要十分重视课堂提问,注意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讲究提问技巧。其次,来谈谈如何激发学生质疑。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问是思维的火花,思维应从问题开始。在课堂教学中,学生质疑,师生互问,共同研讨,达到理解掌握;也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即师生间互问、学生间互问),从而形成双向、多向的课堂提问交流模式,才会有利于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这种互动中的提问既让学生主动学习,又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老师也可以通过学生的提问掌握到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因为,老师的知识层次比学生明显要高很多,很多时候可能老师会觉得这些学生应该会懂,从而忽略很多知识点。可事实上大多数学生都不懂。这时,学生就应该主动提问,而且学生问的问题一般都比较有代表性,也就是大多数学生想问或者不理解但还没想到过的问题。而且,课堂很多时候学生遇到的问题是与教师的预设不相符合的,甚至可以说是超出老师想到的问题,所以这个时候就应该鼓励学生提问。比如有一次在教《图文并茂-制作贺卡》,当我让学生尝试图片各种环绕方式的时候,有些学生用了“衬于文字下方”,然后因为图片完全衬于文字下方了,学生就不能再把图片选中改变环绕方式了,但是对于这个问题自己课前根本没有想到,所以让学生提出问题,教师也会学到应强调的几个点。很多学生怕发问,无非是怕老师或同学认为他问得太浅或太蠢,令人发笑。但学而不问,不是真正的学习。面对这种情况,老师要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孔子说得好:“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那么,如何让学生更好更积极的发问,我认为教师应该做到以下几点:1.就事论事。对于学生提出的一般性没有争议的问题,积极地开展好师与生、生与生之间的讨论并获得结果。比如:学生经常会忘记在修改字体的颜色,格式,大小前要先选中要修改的文字。有些同学会问“我都照步骤吧字体修改好了,怎么要修改的字就没有反应呢?”我会把问题再抛给学生自己,让他们讨论得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