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校德育和心理咨询与辅导.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2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浅谈学校德育和心理咨询与辅导.doc

浅谈学校德育和心理咨询与辅导.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浅谈学校德育和心理咨询与辅导韶关市乳源高级中学莫绍贵摘要:长期以来,由于我们对德育的片面理解,误认为抓德育就是抓思想教育,把学生的一时过失或某些个性心理说成是思想品德问题等等,导致我们的德育工作针对性不强,成效不高.如何有效地抓好德育工作,是我们每个德育工作者都应该思考的问题.关键词:德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心理健康心理咨询心理辅导活动课程目前,我国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约有3.67亿,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将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建国以来,我们党一直都重视对青少年的教育培养,努力提高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战略方针,采取一系列重大举措,在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切实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后颁布了《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等一系列推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高度,对新世纪新阶段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颁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任务,要求要扎实推进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广泛深入开展未成年人道德实践活动。德育的内涵德育是指一个国家的各级各类学校,按照统治阶级的利益和国家颁布的教育方针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进行一定的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的过程。然而有些人认为德育就是道德教育,也有些人认为德育就是思想政治教育或政治思想教育。由于在理论上对德育理解有片面性,因而在教育实践中,往往造成顾此失彼的情况,即抓住了思想政治教育,又放松了道德教育;加强了道德教育,又放松了思想政治教育。事实上,道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是密切联系的,但我们不能把道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这种联系视为等同,它们是有区别的,都有各自不同的含义。学校的思想教育主要是对青少年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人生观的教育,也就是要为青少年学生形成世界观、人生观打好基础。政治教育就是要培养青少年学生对党和国家所持的正确立场、观点,即通过对他们进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的教育,以及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所提出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形势的教育,培养青少年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和中国共产党,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也就是解决一个人的政治方向、立场和态度问题。道德教育最集中的就是培养青少年学生的共产主义道德品质和良好稳定的行为倾向,如培养青少年学生的共产主义道德品质,就必须培养他们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道德行为和习惯。因此,在学校教育中,同“智育”、“体育”并列的“德育”是一个更为广泛的概念,它是学校对青少年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的总称,即学校德育既包括政治思想理论课和形势任务教育,又包括日常的思想政治工作;既包括党团组织和少先队、学生会组织进行的教育,又包括思想道德教育课和各科教学中的思想教育。学校的德育,是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学校教育中始终都应居于首要的突出地位,这是学校的社会主义性质所必然要求的。二、学校德育工作的任务和基本内容社会主义要求人们必须有社会主义觉悟,要求学校用共产主义思想、道德去培养人。因此我国中小学的德育任务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1、培养学生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奠定辨正唯物主义世界观和社会主义道德品质的基础;2、培养学生道德评价能力,使之能够识别和抵制封建主义、资产阶级的思想和道德;3、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和习惯。根据德育任务和我国的政治经济要求及教育目的的要求,确定了德育的基本内容应该是:1、爱国主义教育;2、共产主义理想教育和人生观教育;3、辨正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教育;4、集体主义教育;5、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和自觉纪律教育;6、劳动教育;7、四项基本原则教育;8、文明礼貌教育。因此,我们的学校德育要以这些基本内容为主,切不可偏废某一基本内容。三、心理咨询与辅导几年前,教育部“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验课题组”对随机抽取的三万余名中小学生进行科学检测,发现约占32%的学生有心理异常表现,另外,中学生心理品质的合格率仅为17%,可见,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成了学校、家庭和社会极为关注的问题。教育实践让我们深刻地感受到学生的心理健康与其成才密切相关。不良的心理个性(或心理障碍),不利于形成坚定的政治观点、高尚的思想情操和良好的道德规范。可以毫不夸大的说,心理健康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只有心理健康,学生的德、智、体才能得到全面发展;只有心理健康,学生今后才能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