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神曲》初探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和东方人不一样,但是重读他们的经典,我们还是能从其中找到我们思想的契合点。“名著常读常青”,一部《神曲》,万千种说法。在我看来,《神曲》不过是一场梦,梦里给我们讲述了一个个善恶故事,展现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的场景,促使我们寻求生命的救赎;梦外启迪我们在现实中扬善抑恶,思考生活,追求人生的至善至美。《神曲》、梦、善恶、救赎、至善但丁是欧洲文学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诗人,他的出现标志着欧洲中世纪文学向近代文学的过渡。每每介绍但丁,似乎大家都会引用恩格斯对其的评价“他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因为恩格斯的评价准确地表明了但丁的生活年代及其创作具有跨时代的意义。这种跨时代性在《神曲》中就有很好的体现,及其思想内容而言,是具有两重性的,一方面表现了鲜明的进步倾向,闪现着新时代人文主义思想的曙光,另一方面又表现出浓厚的宗教神学和禁欲主义的观念。此外,《神曲》在艺术上亦有双重性,使具备中世纪文学的一般特色,如采用梦幻、象征等艺术手法;另一方面有表现粗近代文学的新的艺术方法和特点,例如运用意大利民族语言进行创作。《神曲》原名《喜剧》,薄伽丘在《但丁传》中为了表示对诗人的崇敬,给这部作品冠以“神圣的”称谓。后来的版本便以《神圣的喜剧》作书名。中译本通称《神曲》。全诗共分三部,每部33篇,最前面增加一篇序曲,合100篇。全诗用意大利语写成,分为《地狱》、《炼狱》、《天堂》三部分,每部都以“群星”(stelle)一词结束。诗句是三行一段,连锁押韵,各篇长短大致相等,每部也基本相等。长诗采用中世纪流行的梦幻文学形式,但丁以自己为主人公,描写他游历了地狱、炼狱、天堂的全过程。诗人在人生的中途笕胍蛔诎档纳郑谝蛔?山脚下,有三只猛兽拦住去路——豹(象征淫欲)、狮(喜爱那个证强暴)、母狼(象征贪婪),在猛兽向他逼近的时候,他高声呼救,出现了古罗马诗人维吉尔的灵魂,他受贝娅特丽采的嘱托前来帮助他,“你不能战胜这三只野兽,我指示你另一条路径”。于是带领他穿过地狱、炼狱,然后把诗人维吉尔把交给当年贝雅特丽采的灵魂,有她带着他游历天堂,直到见到上帝。在诗人的描述中,地狱是一个大漏斗,中心在耶路撒冷,从上到下逐渐缩小,越向下所控制的灵魂罪恶越深重,直到地心,是魔王撒旦掌握漏斗顶端,他们从魔王的尾巴爬过地心,另一面是炼狱。炼狱如同一座高山,在耶路撒冷相对的地球另一面海中,灵魂在这里忏悔洗罪,山分七层象征着七大罪,每上升一层就会消除一种罪过,直到山顶就可以升入天堂。天堂分为九层,越往上的灵魂越高尚,直到越过九重天,才是真正的天堂,圣母和所有得救的灵魂所在,经圣母允许,就能一窥三位一体的上帝。在经过地狱、炼狱、天堂的一路上,诗人充分发挥超乎寻常的想象力,描写了种种形形色色,奇形怪状的神奇的景象和场景。我们知道《神曲》从形式上说,还是采用中世纪流行的幻游形式,但丁以自己为主人公,假想他作为一名活人对冥府——死人的王国进行了一次游历,在游历了地狱、炼狱后,终于在贝娅特丽采的带领下进入天堂,也得见了上帝,不过上帝的形象如电光一闪,迅即消失,于是,梦醒了,幻想和《神曲》也戛然而止。说到梦,我觉得精神分析批评的代表人物弗洛伊德对梦的解析以及关于“艺术家与白日梦”的论述最为到位,这也一定程度上迎合了关于文学本源中表现说的观点。弗洛伊德认为,“人的许多愿望,尤其是欲望,由于与社会道德准则不符而被压抑到无意识之中,于是在睡眠中,当检查作用放松时,便以各种而装的形象偷偷潜入意识层面,因而成梦。”换句话说,由于人的愿望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实现时,便采取一种迂回的方式表现出来。文学艺术和梦具有许多共同点:首先,梦表现的是人被压抑的欲望,而文艺也是被压抑的本能冲动的升华,具有梦境的象征意义。其次,梦的显现内容与潜在思想之间的关系犹如文学作品形式与意义之间的关系,他们是通过伪装或象征手段表现其意义的,文学和梦实际上都是一种替代物,都有其具有充分价值的精神现象。《神曲》,首先是一个梦,即表明了诗人在诗中寄予了种种愿望,而这在现实中无法实现,因而靠做梦来完成对心灵的慰藉。通过考察《神曲》的创作背景,我们知道但丁青年时期,当时意大利正处于分裂状态,是人的故乡佛罗伦萨则是斗争最激烈的地点,代表新兴市民阶级利益的贵尔夫党经过激烈的斗争,战争了代表贵族势力利益的基柏林党,贵尔夫党很快又分裂成黑党和白党,二者又开始了激烈的斗争,但丁属于白党,反对教皇干涉城邦内政,后来,黑党在教皇的帮助下胜出,但丁则以莫须有的罪名被流放,被赶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