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课件:必修2第25讲 课时1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及斯大林模式.ppt
上传人:Wi****m7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PPT 页数:55 大小:9.5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17年高考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课件:必修2第25讲 课时1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及斯大林模式.ppt

2017年高考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课件:必修2第25讲课时1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及斯大林模式.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45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走向高考·历史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第25讲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课时1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及斯大林模式课标展示1.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2.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1.背景(1)国际:帝国主义妄图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扼杀在摇篮中。(2)国内:地主和资产阶级不断发动叛乱。2.目的:集中一切人力、物力战胜敌人,巩固新生政权。3.主要内容(1)农业:实行____________。(2)工业:不论企业大小一律国有,实行高度集中的管理。(3)产品分配:取消________,一切生活必需品由国家统一分配,实行实物配给制。(4)实行成年人劳动义务制。4.评价(1)积极作用①是在特定环境下采取的军事性非常措施。②适应了战时需要,把全国有限的________高度集中起来,保障了红军军备供应,为战胜国内外敌人提供了保证,巩固了__________。(2)消极作用:在实行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弊病和错误,如以极低的价格强行征粮,甚至连农民必需的口粮、种子粮也予以征收,遭到广大农民的反对。1.背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不适应战争结束后的新情况,俄国面对严重的经济危机和________。[拨云见日]“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从根本上讲新经济政策取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由苏俄落后的生产力水平决定的。2.实施(1)标志:1921年俄共(布)________的召开。(2)内容①农业:固定的________代替___________,农民可自由支配纳税后剩余的粮食。②工业:改变国企高度集中的管理办法,实行经济核算,实行_____________。③商业:允许商品买卖、实行________。④分配制度:实行按劳取酬的工资制。(2)新经济政策≠资本主义新经济政策在一定限度内发展资本主义,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巩固工农联盟,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是在国有经济占主体的前提下进行的,也是在苏维埃领导之下,不会恢复到资本主义时代。(3)新经济政策的特点①管理建设方法、手段: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进行社会主义建设。②经济体制方面:在公有制的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3.意义(1)经济上:调动了广大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使苏俄经济很快走出了困境,为实现工业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到________,国民经济已基本得到恢复,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也有了初步好转。(2)政治上:它巩固了__________,从而巩固了苏维埃政权。1922年成立了______。(3)理论意义:新经济政策是列宁对俄国这样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如何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是在总结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教训之后找到的一条适合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归纳拓展]“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比较一、斯大林的工业化之路1.背景(1)1924年________逐渐成为苏联最高领导人。(2)当时的苏联是一个只输出农产品、输入机器装备的落后________。2.目的:为了加强国防力量,维护民族独立,为了给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强大的物质技术基础。3.方针提出:________年________月,联共(布)十四大。4.过程:“一五”计划使苏联由一个农业国变为工业国;“二五”计划使苏联工业总产值位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5.结果: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确立。6.弊端:农、轻、重比例失调;影响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归纳拓展]1.苏联工业化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的原因:(1)在于“斯大林模式”的形成,苏联政府对重工业的高度重视和巨额投资。(2)苏联人民饱满的爱国建设热情。(3)苏联人民文化、技术水平的提高为社会主义工业化装上了加速器。(4)苏联抓住西方经济危机的有利时机,大量引进先进设备和技术专家。2.苏联工业化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的比较不同点(1)重点: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而西方国家工业化是从轻工业部门开始的。(2)手段:苏联的工业化是采用行政手段保证高积累多投资,而资本主义国家的建设资金是靠殖民掠夺等手段筹集的。原因(1)社会制度不同:苏联是社会主义制度,西方国家是资本主义制度。(2)历史进程不同:资本主义经历了几百年的发展进程,苏联的工业化是建设社会主义的第一次试验。(3)经济基础不同:苏联的工业化是在外部受到帝国主义包围和威胁、国内原有的经济文化和技术基础十分薄弱、资金短缺的情况下进行的。西方资本主义经过了原始的资本积累时期,有着较为深厚的基础。二、斯大林模式1.标志:1936年,苏联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内容(1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