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教学设计权花蕊.doc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3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小学体育教学设计权花蕊.doc

小学体育教学设计权花蕊.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12年优秀教学设计参评小学体育教学设计作者姓名:权花蕊工作单位:长安区第一小学教学科目:体育联系电话:15202954345小学体育课双手胸前传接球教学设计一、教学理念本课以“健康第一”的思想为指导,以《体育课程标准》和九年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为依据,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通过启发式教学,面向全体。本课以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基本理念为依据,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创造力、表现力和终身体育能力。二、教学内容1、双手胸前传接球2、游戏:“运球抢空位三、教材分析本课是水平三的教学内容,主要是篮球运动中的双手胸前传、接球。双手胸前传接球是篮球运动中主要的基本技术,是全队进攻的重要手段,起着组织全队相互配合的重要桥梁作用,是更好地学习各种技术和战术的基础,传接球技术好坏直接影响到集体力量的发挥和战术的配合的质量,所以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学习和掌握这一技术。传接球技术的基本方法并不复杂,但要做到准确、熟练、隐蔽、快速,同时要迅速转换衔接其它技术动作,就比较困难。因此,本课着重要解决在各种情况下学生控制并支配球的能力,巩固提高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同时加强准确性、熟练性,为以后教学竞赛和学生终身体育打下良好基础。四、学情分析针对本次授课对象的特点,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活动能力强,求知欲强,好胜性强,思维敏捷,反应快。随着年龄的增长与认知的发展,学习中的互助合作,自主学习意识和行为还有待更进一步培养。五、教学模式启发导入——模仿热身——实验总结——自主练习——恢复评价六、教学过程说明七、教学重、难点重点:手控制球稳难点:运球手型教材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教学目标1、初步掌握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的基本技术,进一步要求传球准确到位,让70%的学生能够做到传接球准确到位。2、通过练习发展学生身体灵敏性、协调性。3、在活动中养成良好的意志品质,主动学习,敢于展示自己,树立自信。4、学会与他人合作,培养集体主义及团队精神。课序教学内容时间分配教学指导学生活动组织与要求基本部分双手胸前传接球准确性的练习20min1、熟悉球性2、教师帮助回忆双手胸前传接球的基本动作;3、提问:怎样才能将篮球准确安全地传到同学手中呢?并且提示学生在练习时观察体会;4、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准确到位的传球。5、教师与学生总结练习体会,教师再次示范6、练习方法:(1)穿越呼啦圈传接球(2)两人一组传接球7、教师巡回指导,发现错误动作及时进行纠正8、择优示范,适当鼓励和表扬1、进行各种球性练习2、观看教师的示范动作,并回忆双手胸前传接球基本动作;3、带疑练习,试图在练习中找到答案;4、学生积极进行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5、积极自述练习体会6、观察对比教师和同学示范7、练习中相互交流体会动作技术,思考感悟传球准确性的正确动作8、总结结果:1、强调对传球落点的控制2、对传球线路的加强组织:方阵两人一组1、方法:两人一组到指定场地进行双手胸前传接球练习,要求在掌握好基本动作的基础上,要准确的传到队友的胸前。要求:积极参与大胆练习2、穿越呼啦圈传接球:四人一组,两人拿呼啦圈,其余两人通过穿越呼啦圈进行传接球练习,完成对传球线路和落点的控制;3、加强难度进行二人一组的连续多次不掉球的传接球练习。场地与器材篮球场一个篮球、呼啦圈、标志杆若干预计心率:120次∕秒左右练习密度:45%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