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选】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知识讲座PPT文档.ppt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PPT 页数:80 大小:20.5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优选】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知识讲座PPT文档.ppt

【优选】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知识讲座PPT文档.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70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目录一、有限空间的界定(二)有限空间分类:密闭设备:地下有限空间:地上有限空间:地下室锅炉化粪池二、有限空间作业主要危险因素及事故危害(二)有限空间作业主要危险因素(1)存在酸、碱、毒、尘、烟等具有一定危险性的介质,易引发窒息、中毒、火灾和爆炸事故;(2)存在缺氧或富氧、易燃气体和蒸汽、有毒气体和蒸汽、冒顶、高处坠落、物体打击、各种机械伤害、触电、淹溺等危险有害因素。(3)设备设施与设备设施之间、设备设施内外之间相互隔断,导致作业空间通风不畅,采光不足,照明不良,通讯不畅;(4)活动空间较小,工作场地狭窄,易导致工作人员出入困难,相互联系不便,不利于工作监护和实施施救;(5)湿度和热度较高,作业人员能量消耗大,易于疲劳;有限空间作业涉及的领域广、行业多,作业环境复杂,危险有害因素多,容易发生安全事故,造成严重后果;作业人员遇险时施救难度大,盲目施救或救援方法不当,又容易造成伤亡扩大。一家知名跨国化工公司曾做过统计,有限空间作业事故中死亡人员有50%是救援人员,因为施救不当造成伤亡扩大。有限空间作业前未做危害辨识,未制订有针对性的应急处置预案,缺少必要的安全设施和应急救援器材、装备,或是虽然制订了应急预案但未进行培训和演练,作业和监护人员缺乏基本的应急常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导致事故状态下不能实施科学有效救援,使伤亡进一步扩大。窒息事故者的抢救主要是确保其呼吸的通畅。(四)坍塌事故现场处置方案一定浓度的这些气体被吸入后会引起人体急性中毒。窒息事故者的抢救主要是确保其呼吸的通畅。为固定工作场所,自然通风不良,在易燃易爆环境中,应使用防爆电筒或电压不大于12V的防爆安全行灯,行灯变压器不得放在容器内或容器上;有限空间作业前未做危害辨识,未制订有针对性的应急处置预案,缺少必要的安全设施和应急救援器材、装备,或是虽然制订了应急预案但未进行培训和演练,作业和监护人员缺乏基本的应急常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导致事故状态下不能实施科学有效救援,使伤亡进一步扩大。主要危害因素:缺氧,一氧化碳(CO)中毒,易燃易爆物质(可燃性气体、爆炸性粉尘)爆炸。4.掩埋(2)高压触电事故脱离电源方法作业人员和监护人是否了解现场情况,清楚潜在的风险?非煤矿山:年7月4日11时0分,湖南郴州市北湖区鲁塘镇鲁塘矿区石墨四区,井下发生一起一氧化碳中毒事故,该矿已停止生产达半年之久,后来矿方组织人员下井排水和维修巷道,作恢复生产准备。②如电源开关距离太远,用有绝缘把的钳子或用木柄的斧子断开电源线。1现场人员会水者及救护人员发现溺水者,立即进行施救工作。2007年9月1日,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广洋湖镇健宝组织工人清理藕制品的腌制池时,1人硫化氢中毒后,8人盲目参与施救,最终造成6人死亡、3人重伤。主要危害因素:缺氧;事故最终造成4人死亡,2人受伤。5.其他(触电、机械损伤等)根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统计,2001年到年8月,我国在有限空间中作业因中毒、窒息导致的一次死亡3人及以上的事故总数为668起,死亡人数共2699人,每年平均300多人。部分易燃气体或蒸汽的爆炸浓度范围(在空气中的体积百分比)可燃气体的爆炸极限越宽,爆炸下限越低越危险!3.2典型有限空间作业安全事故案例3.2典型有限空间作业安全事故案例即使触电者在平地,电要注意触电者倒下的方向,注意防摔。是否使用卷扬机、吊车等运送作业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有有效的特种作业证(四)进入有限空间作业检查确认程序作业前实施隔断(隔离)、清洗、有限空间内有积水、积液,或因作业位置附近的暗流或其它液体渗透或突然涌入,导致作业空间内液体水平面升高,引起正在有限空间内作业的人员淹溺。12~74岁不吸烟人群为1.1发现有人溺水,救护人员立即实施救护工作。(四)坍塌事故现场处置方案进入有限空间作业要安排专人现场监护,并为其配备便携式有毒有害气体和氧含量检测报警仪器、通讯、救援设备,不得在无监护人的情况下作业。③抛掷一端可靠接地的裸金属线使线路接地;取样分析是否有代表性、全面性?上述事故暴露出的主要问题:在有限空间入口处应设置“危险!主要危害因素:缺氧,一氧化碳(CO)中毒,易燃易爆物质(可燃性气体、爆炸性粉尘)爆炸。安全——我们庄严的承诺上述事故暴露出的主要问题:三、有限空间作业的主要防护措施和管理措施(二)认真做好有限空间作业人员的安全培训2.作业前实施隔断(隔离)、清洗、置换通风实施有限空间作业前,生产经营单位应严格执行“先检测、后作业”的原则,根据作业现场和周边环境情况,检测有限空间可能存在的危害因素。检测指标包括氧浓度值易燃易爆物质(可燃性气体、爆炸性粉尘)浓度值有毒气体浓度值未经检测,严禁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在作业环境条件可能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