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讲_寡头和垄断竞争__微观经济学课件PPT__中山大学张丰教授.ppt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303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第九讲_寡头和垄断竞争__微观经济学课件PPT__中山大学张丰教授.ppt

第九讲_寡头和垄断竞争__微观经济学课件PPT__中山大学张丰教授.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九讲寡头和垄断竞争本章结构不完全竞争者的行为不完全竞争的实质不完全竞争理论价格歧视A.不完全竞争者的行为不完全竞争者的行为市场力量的衡量最常用的衡量指标:集中率四企业集中率(four-firmconcentrationratio):四家最大的厂商在某个企业的总产量(或发货量)中所占的百分比。完全垄断:集中率100%;完全竞争:集中率约为0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HHI)将一个市场中所有参与者所占市场份额的比率的平方加总。完全垄断:HHI为10000;完全竞争:HHI接近0按发货量衡量制造业的集中程度,1992年不完全竞争的三种重要情况(1)勾结寡头(collusiveoligopoly)企业的行为:合作(cooperative)与不合作(noncooperative)相互勾结(collusion):两个或更多的企业共同确定它们的价格或产量,在它们之间瓜分市场,或者共同制定其他生产决策。卡特尔(cartel):生产相似产品的独立企业联合起来以提高价格和限制产量的一种组织。勾结寡头说明:1.寡头A的需求曲线DADA是通过假设所有其他企业都会跟随A企业的价格上升和下降来描绘的。2.对于勾结寡头来说,利润最大化均衡在E点;3.勾结寡头的最优价格显示在DADA曲线上的G点,在E点的正上方。这一价格与垄断的价格水平完全相同。当寡头能够相互勾结,使他们的共同利润达到最大化时,考虑到他们之间的相互依赖性,他们就会以垄断者的价格和产量,来赢得垄断者的利润。阻碍有效勾结的因素勾结是非法的企业可能通过对所选择的顾客降低价格以增加其市场份额来“欺骗”协议中的其他成员。随着国际贸易的不断深入,许多公司不仅要应付国内竞争,还要迎接外国企业的激烈挑战。经验表明,很难找到一个持续而又成功的卡特尔的例子。例如两个长期勾结失败的例子,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和航空业市场。国际粮食市场特点之一是出口由美、澳、加、欧共体,阿根廷等国家占绝大部分,美国常占到一半左右,具有寡头垄断特点。20世纪70年代未期到80年代,苏联、日本、中国是最大粮食进口国。由于美国在出口国中居于龙头老大地位,并且主要出口国都是美国盟国,因而美国长期有一种“粮食武器”理论:如果主要出口国在美国领导下联合起来对某国的粮食进口实施禁运(Embargo),能够达到特定政治或外交目的。这种禁运虽然与一般市场条件下的寡头目标存在差别,但它同样是通过寡头之间协调串谋来影响交易数量和价格,因而与卡特尔勾结具有可比性。1979年底,卡特政府决定通过对商业性粮食出口进行禁运来打击对手苏联。起因是苏联入侵阿富汗。美国认为这是对它战略利益的挑战,但又不宜军事介入,于是利用粮食禁运武器。当美国政府1980年1月4日公布禁运政策时,苏联已向美国定购了2500万吨粮食,占苏联1980年计划进口总量70%。1980年1月20日,主要出口国加、澳、欧盟同意参与;禁运开始在美国获得了国内广泛支持,禁运似乎很有希望成功。美国意图是对苏联饲料供给和肉类消费造成破坏性影响,从而对苏联造成国内政治压力。然而,结果事与愿违,1980年苏联进口粮食3120万吨,与计划进口量仅差10%。禁运仅使饲料供给下降2%,肉类消费影响微乎其微。1980年是大选年,里根以此攻击卡特政策无能,并在入主白宫几个月内解除禁运,以失败告终。出口国难于达成共识,如阿根廷拒绝加入。在禁运期间出口大增,同时价格短期上升,成了最大赢家。寡头间的竞争关系使他们难于勾结起来。每个国家都有投机行为,如禁运国将粮食运至第三国再转口,加、澳、欧盟承诺将粮食出口限制在正常水平,但正常很难界定,它们在禁运期对苏出口比前几年高了几倍。美国也对中国粮食出口急剧增加,蚕食加澳传统粮食市场。美国禁运期间粮食出口量反而上升了。串谋者都有欺骗的动机。其他国家进入:进口价格上升使泰国、西班牙、瑞典等以前不向苏联出口粮食的国家大量出口。新的竞争对手会出现。竞争的寡头----古诺模型数量(加仑)古诺模型中的厂商数量(N)增加(2)垄断竞争(monopolisticcompetition)垄断竞争与完全竞争相似处:有许多买者和卖者;进入和退出某一产业是自由的;各企业都把其他企业的价格视为既定。差别: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产品是完全相同的;而在垄断竞争的条件下,产品是有差别的。产品存在差别意味着每个销售者相对于完全竞争市场来说在某种程度上都有提高或降低价格的自由。垄断竞争企业的短期决策垄断竞争企业的长期均衡垄断竞争模型提供了认识美国资本主义的重要线索:随着具有新差别产品的企业的进入,这种不完全竞争行业的长期利润率为0。在垄断竞争的长期均衡点,价格高于边际成本,但经济利润已经下降到0。(3)少数企业的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