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职业危害防护设施管理制度为了加强对职业病防护设施的监视管理,使职业病防护设施在使用时符合国家标准和卫生要求,控制或者消除职业病危害因素,保障劳动者的安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制定本。本制度所称的职业病防护设施(以下称“防护设施”),是指以控制或者消除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为目的,采用通风净化系统或者采用吸除、阻隔等设施以阻止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劳动者安康影响的装置和设备。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护设施责任制,对职业病危害因素采取有效防护措施。1、使用防护设施要求对有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作业环境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保障劳动者工作环境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强度)符合国家的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2、购置防护设施要求不得使用没有生产企业、没有产品名称、没有职业卫生技术效劳机构检测报告的防护设施产品。3、防护设施效果检测自行或委托有关单位对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工作场所设计和安装非定型的防护设施工程的,防护设施在投入使用前应当经具备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效劳机构检测、评价和鉴定。未经检测或者检测不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防护措施,不得使用。4、建立技术对防护设施应当建立防护设施技术档案:(1)防护设施的技术文件(设计方案、技术图纸、各种技术参数等);(2)防护设施检测、评价和鉴定资料;(3)防护设施的操作规程和;(4)使用、检查和日常维修保养记录。5、日常维护对防护设施进展定期或不定期检查、维修、保养,保证防护设施正常运转,每年应当对防护设施的效果进展综合性检测,评定防护设施对职业病危害因素控制的效果。6、知识培训和指导对劳动者进展使用防护设施操作规程、防护设施性能、使用要求等相关知识的培训,指导劳动者正确使用职业病防护设施。7、撤除或停用不得擅自撤除或停用防护设施。如因检修需要撤除的,应当采取临时防护措施,并向劳动者配发防护用品,检修后及时恢复原状。经工艺改革已消除了职业病危害因素而需撤除防护设施的,应当经所在地同级卫生行政部门确认,并在职业病防治档案中做好记录。1、区域划分根据“谁产尘、谁灭尘”原那么,按工作区域责任划分:(1)总回风大巷、采区回风巷防尘工作由通风队负责;(2)轨道大巷、运输大巷的防尘工作由机电队负责;(3)各开掘工作面总开口往里的防尘工作由工程部、施工队组负责;(4)井下机电队负责所管辖区域的防尘工作;(5)配电室及其他地点的防尘工作由各自分管单位负责。各区域责任单位因故变更时,应提前通知通风队,办理相关防尘设施移交手续。2、防护设施、防尘设施设计、安装、使用、管理责任划分:(1)除正在施工的巷道由施工单位负责外,其余的大巷及总回风的防尘管路由通风队制定标准与设计,机电科负责管理,安通科负责监视。(2)喷雾装置(包括全断面手动喷雾、放炮喷雾、大巷定时自动喷雾等)由区域责任单位根据通风队的设计要求进展安装,由通风队、安通科负责验收,合格后投入使用。3、隔爆设施设计、安装、使用责任划分:隔爆水袋、水棚由通风队负责安装,完工后移交施工队组签字接收,施工队组负责日常的使用和维护,通风队、安通科进展日常监视管理。4、防护设施、防尘设施标准要求:(1)矿井有完善的防尘供水系统,,水源、水量、水压、水质等符合要求。矿井主要运输巷、胶带斜井及平巷、上山与下山、采区进、回风道、采煤工作面进、回风巷、掘进巷道、溜煤眼翻车机、输送机转载点等处均要设置防尘管路。胶带巷管路每隔50m设一个固定手柄三通阀门,其他管路每隔100m设置一个三通阀门。管路吊挂离地间隔不得小于300mm,做到平直,并经防腐处理。(2)井下所有转载点(含装载点和卸载点)必须有完善的喷雾装置,主要胶带巷转载点、溜煤眼上口皮带机头的转载点、井下煤仓放煤口、溜煤眼放煤口输送机转载点和卸载点及液压支架和放顶煤工作面的放煤口必须有完善的喷雾装置;破碎机处必须有喷雾装置;主要进风大巷及进风斜井、采区进、回风巷、采煤工作面进、回风巷和掘进工作面都必须安装净化水幕,并应实现自动化,采煤面距上、下出口不超过30m,掘进工作面距迎头不超过50m,水幕应封闭全断面,灵敏可靠,雾化好,使用正常。(3)采掘机必须有内外喷雾装置,雾化程度好,能覆盖滚筒并坚持正常使用。综采工作面设移架自动同步喷雾。实行放炮作业的采掘面,必须采用湿式打眼、放炮使用水泡泥、放炮前后洒水、冲洗巷帮、净化风流等综合防尘措施,掘进工作面要实现爆破远程喷雾,锚喷巷道须采取潮料喷浆,喷浆巷道的回风流中设置洒水降尘装置。(4)综采工作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