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宋江形象.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7KB 金币:14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浅议宋江形象.doc

浅议宋江形象.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4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浅议宋江形象葫芦岛市建昌县李昌友2012年7月30日浅议宋江形象内容提要《水浒传》中的主人公之一“及时雨”宋江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前人对他有着诸多看法和评价,其中不乏著名学者、作家,或褒或贬,众说纷纭,可谓百家争鸣、百花齐放,这里仅就个人之言从人物性格、文才武略、主导思想等几个方面浅论宋江形象,但有缺点,确是心中真言。关键词:“忠义”思想仗义疏财文才武略保国护民英雄气概《水浒传》作为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是一部家喻户晓、深受大众喜爱的长篇章回演义小说。书中塑造了一批使人崇敬的英雄人物形象,这些人物的英雄事迹也深深的印在了人们的心中,这里我仅就书中的主人公宋江的个人形象谈些肤浅的看法。《水浒传》中宋江在第十七回出场,第四十回上梁山,被害于最后一回(参考人民文学出版社一百二十回本,2003年版),是贯穿于全书的核心人物。他自幼饱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为人仗义疏财,常怀报国之志,但却壮志难酬。他“刀笔精通,吏道纯熟,”却屈居郓城小吏。是在郓城县押司这区区小职位上了此一生,还是另辟人生之路实现“凌云志”?他曾几度犹豫,几度彷徨。变化莫测的世事将他推上梁山的第一把交椅,他将“聚义厅”毫不犹豫的改为“忠义堂”,亮出了自己成为梁山领导核心后的旗号,从此带领梁山好汉开始了反对贪官污吏权奸妄臣、忠义保国之路,攻打高唐州、大名府、两赢童贯、三败高俅,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最终赢得了朝廷的招安。面对内忧外患的大宋王朝和梁山生死与共的兄弟,他仍无怨无悔,征辽国、平方腊,纵使梁山事业毁于一旦,纵使兔死狗烹,“宁可朝廷负我,我忠义不负朝廷,”忠心不改,至死不渝。读来是何等震撼,何等悲壮,足以使人哀之、叹之、责之、思之。一、为人仗义疏财,济困扶危的“及时雨”——宋江的人格魅力“及时雨”美名因何而来?对此小说在宋江出场时就对他有一番不同寻常的介绍:“他刀笔精通,吏道纯熟,更兼爱习枪棒,学的武艺多般,平生只好结识江湖上好汉,但有人来投奔他的,无论高低,无有不纳,即刻留在庄上馆舍,终时酒肉相待,并无厌倦;若要起身,尽力资助,端的是挥金似土,人向他求钱物,亦不推脱;且好做方便,每每排难解纷,只是周全人性命。如常散施棺材药饵,济人贫苦,解人之困,以此山东河北闻名,都称他作及时雨,意为天上的及时雨,能救万物。”这段文字集中的写出了宋江身上的江湖义气和关心下层劳动人民的仗义。如阎婆惜死了丈夫,尸停家中,宋江除给一具棺材外还送了十两银子做使用钱,如常资助买汤药的王公。在晁盖等劫生辰纲事发后,他“担着血海也似干系,”通风报信,使他们逃脱了官府的追捕,成就了日后梁山的基业。在江湖好汉和世人眼中,宋江是一个肝胆照人的大义士。他的义气有很强的感召力。秦明本是朝廷名将,被俘后见到宋江,“连忙下拜道:‘闻名久矣,不想今日得会义士!’”(第三十三回)呼延灼兵败,开始不肯降梁山,但终为宋江义气所感,说:“非是呼延灼不忠于国,实慕兄长义气过人,不容呼延灼不依,愿随鞭镫。(第五十七回)芒砀山首领樊瑞听部下叙说宋江义气后,道:”“既然宋公明如此大贤,义气最重,我等不可逆天,来早都下山投拜。(第五十九回)”第二天果然率全寨人马投降了宋江。从小说中来看,类似的事情发生在宋江身上很多,因此广大的江湖人士和下层劳动人民都很拥戴他,产生了巨大的号召力,这就为他后来被逼上梁山且坐上第一把金交椅奠定了坚定的群众基础。小说中的宋江虽文武均不能在梁山好汉中位列第一,但他心中无私,处处为他人着想,在梁山内部有着谁也替代不了的凝聚力。晁天王死后,名正言顺的宋江自然也就成了统帅梁山千军万马的人究其原因,主要就得益于他的“仗义疏财”结下了众人缘。二、结义梁山,保国护民——宋江的文才武略宋江为什么能受梁山好汉拥戴而成为山寨之主呢?这就要说到宋江的文才武略了。这里的所谓“文才”,指的是文学修养;所谓“武略”,除了军事谋略,还应包括领导能力、领导智慧等。先说宋江的武略。宋江的武略主要表现在两方面:首先表现在他带兵打仗的军事谋略上,如三打祝家庄、踏平曾头市、攻打高唐州、青州、大名府、东平府、东昌府、两赢童贯、三败高俅以及征辽、平方腊等,读者读来酣畅淋漓,大呼过瘾;宋江的武略还表现在杰出的领导才能和领导智慧上。除了凭借“及时雨”的威名获得江湖上的认同之外,他与前两任寨主最大的不同之处就是上任之初便明确了义军的斗争目标─—接受招安,忠义报国,并坚定不移的灌输和执行着这一思想,逐渐将梁山好汉的认识和行动统一到自己所树的这杆大旗之下。他的忠义思想在吸引天下英雄豪杰,壮大梁山的力量,统一内部思想,维护内部团结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为其日后完成“为主全忠仗义,为臣辅国安民”的大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此外,宋江还有招贤纳士的大将之风,求贤若渴,一如古代圣君。他对上山入伙的豪杰义士谦恭备至,相敬为上宾,对手下的百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