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思想与现代企业管理.doc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8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佛教思想与现代企业管理.doc

佛教思想与现代企业管理.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管理系学年论文题目佛教思想与现代企业管理姓名芮佳伟专业工商管理学号2011063132指导教师刘琴日期2014年6月12日学年论文指导教师评阅意见学生姓名芮佳伟专业班级工商管理学号201106313220110631(论文)题目佛教思想与现代企业管理指导教师刘琴教师职称学年论文评语评定成绩: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管理系2011级工商管理专业学年论文佛教思想与现代企业管理20110631工商管理芮佳伟指导教师刘琴摘要: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许多企业在实际运作中遇到各种管理问题,而佛教浩瀚的思想对企业管理是大有裨益的,本文旨在通过对佛教思想的探究,为现代企业管理工作提供借鉴和指导。关键词:佛教企业管理Abstract:withtherapideconomicdevelopment,manyenterpriseshaveencounteredavarietyofproblemsintheactualoperation,whileBuddhismvastthoughtisbeofgreatadvantagetoenterprisemanagement,thispaperaimstoexploretheBuddhismthought,andprovidethereferenceforthemodernenterprisemanagementKeywords:Buddhistenterprisemanagement佛教作为中华文化的巨大组成部分,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思想精深,内蕴丰富。随着佛教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其研究也日渐深入和多角度化。管理学家们对佛教的管理思想的发掘与应用深感兴趣,这在印度、斯里兰卡、泰国、缅甸、美国、日本都有所体现。在一些亚洲国家如缅甸、斯里兰卡,对佛教管理学尤其是经济管理思想都有着较为深入的研究、发展与实践。此外,一些台湾、日本、美国学者更是把佛教管理学思想的具体运用于现代企业管理作为一个热门话题加以讨论,并积极付诸实践。现代管理学之父HYPERLINK"http://baike.baidu.com/view/380139.htm"彼得·德鲁克(PeterF.Drucker)认为:“管理是一种工作,它有自己的技巧、工具和方法;管理是一种器官,是赋予组织以生命的、能动的、动态的器官;管理是一门HYPERLINK"http://baike.baidu.com/view/3805.htm"科学,一种系统化的并到处适用的知识;同时管理也是一种文化。“企业”是社会现代化的名词,特别是强调企业内部的管理。为了更成功的经营企业,近年来衍生出“企业管理学”的学科。若就一般人认识的企业,通常是指经营营利事业的组织体;但是从企业家的定义来了解,是指“于企业体内,订定一定的计划,以实践其创立该企业的理念和目的,并加以监督经营者”。可见企业的精神首重在理念的实践,透过成功的经营,以分享利润和喜悦。管理是一门综合性的学问,管理的好坏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历来被管理者最重视,也最伤神,尤其现代企业,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生活条件的提高,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信息的快速传递,使管理者的管理水平要求越来越严格,管理的难题也越来越大。提到管理,佛教很早就有一套独特的管理学,佛教自释迦牟尼佛创教以来,僧团的发展,早已具备管理的制度,虽然历经时代的变迁,僧团统领大众的管理学也与时俱进,从《华严经》里,佛陀说三皈依:“自皈依僧,当愿众生,统理大众,一切无碍。”即可知道佛教僧团是最善于管理大众的组织。佛教僧团的管理方法“六和敬”之中,即见和同解、法制平等,戒和同遵、利和同均等为管理要点。另外,更重要的是净化身心的管理,这在佛陀成道的过程,便已做了最好的管理示范。佛教传入中国之后,在僧团管理上又有长足的发展。佛教徒为了光大佛法,远绍如来家业,常有一句话说:“弘法为家务,利生为事业。”弘法,讲究权巧智慧、方便法门;利生,要考虑社会大众的需要。不论弘法或利生,都必须透过良好的组织与完整的规划,才能顺利地接引众生进入佛法的庙堂。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出世的佛教虽然不以营利为弘法事业的目标,却不能因此否定佛教事业的成就和贡献,因为佛教是“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特别注重信徒现生的幸福安乐。纵然是不同的范畴,佛教与现代的社会企业,终究都离不开生活,离不开人事物的管理。两千多年历史的佛教,恰为企业界提供丰富的资源,而佛教有组织、有制度、有规划的教育、文化、慈善、修行事业,不仅续佛慧命,更促进社会的祥和进步。以下从佛教思想的“因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