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的遗传.ppt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427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棉花的遗传.ppt

棉花的遗传.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8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棉花遗传:指决定棉花性状遗传的物质基础及其在世代间传递的规律。其主要包括:(1)决定质量性状的主基因及其修饰基因,以及决定数量性状的微效多基因;(2)质量性状基因的对性关系,连锁和交换,以及数量性状基因的作用方式,性状的遗传率,配合力及相关系数等。3.1质量性状遗传研究方法4、基因命名若是新基因,按照国际遗传命名体系进行命名。5、基因定位当鉴定出一个新基因后,可以采用常规的连锁测验法,单、端体测验法以及易位系测验法把新鉴定的基因定位到某一连锁群或染色体,并算出它们在连锁群中的遗传距离。6、等基因系分析为了明确某突变基因所能产生的表型效应,包括对数量性状的影响,可以采用培育一系列遗传背景相同而在个别位点上标记基因各不相同的家系,即等基因系。由于各个等基因系具有共同的遗传背景,彼此间仅有个别的差异,因而测定各个等基因系本身的若干农艺性状,并和标准系进行对比,便不难测知某一标记基因对各农艺性状的真实影响。3.2主要性状的遗传3.2.1.2叶色的遗传3.2.1.3矮生性的遗传3.2.1.4植株茸毛性状的遗传3.2.2花器性状3.2.2.2花瓣性状3.2.2.3柱头性状3.2.2.4花粉性状3.2.3种子性状3.2.3.1棉纤维的发生3.2.3.2棉纤维不同颜色发生的遗传控制3.2.3.3光籽棉的遗传前苏联学者木萨耶夫于(1972~1986)年通过毛籽、端毛籽、光籽三种类型杂交试验,对光籽系统地进行遗传研究,提出了制约光籽遗传的独特假说。他认为种子的短绒是受四个互作基因控制的。一个显性抑制因子,对决定种子短绒形成的基因起抑制作用。珠孔端短绒的形成是由2个基因Ft1、Ft2决定的。对它们起互补作用的Fc基因决定种子全部表面短绒的形成。显性光籽类型IIFt1Ft1Ft2Ft2FcFcIIFt1ft1ft2ft2fcfc隐性光籽类型iift1ft1ft2ft2fcfc珠孔端短绒少的类型iiFtlFt1Ft2Ft2FcFc,珠孔端短绒多的类型IIFtlFt1Ft2Ft2fcfc整个种子有短绒的类型iiFtlFt1Ft2Ft2FcFc3.3数量性状遗传3.4细胞遗传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