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四 读倾斜岩层和不整合接触关系地质图并作图切剖面图.ppt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5 格式:PPT 页数:48 大小:39.4M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实习四 读倾斜岩层和不整合接触关系地质图并作图切剖面图.ppt

实习四读倾斜岩层和不整合接触关系地质图并作图切剖面图.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8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甘肃张掖丹霞地貌倾斜岩层倾斜岩层:由于地壳运动,使原始水平产状的岩层发生构造变动,形成倾斜岩层。这是最简单的一种构造变动,也是层状岩石最常见的一种产状形态。单斜岩层:在一定范围内所出露的一套岩层如果倾向和倾角基本一致,则称为单斜岩层。一、倾斜岩层的露头形态倾斜岩层露头界线在地形地质图上分布形态则较复杂,表现为与地形等高线成交切关系并有一定规律。即当其横过沟谷或山脊时,均呈“V”字形态,根据岩层产状、地面坡向及坡度不同,“V”字形形态也有所不同,这种规律称为“V”字形法则。读倾斜岩层地质图——V字形法则。(相反相同宽)当岩层倾向与地面坡向相反时,岩层界线与地形等高线的弯曲方向一致,即在沟谷处,岩层界线的“V”字形尖端指向沟谷的上游,而穿越山脊时,“V”字形尖端则指向山脊的下坡;但岩层界线的弯曲总是比等高线弯曲度小。(相同陡倾反)当岩层倾向与地面坡向相同,岩层倾角大于地面坡度角时,岩层露头界线与地形等高线成相反的方向弯曲。在沟谷中,界线“V”字形尖端指向下游;在山脊上,则指向山脊上坡。(相同缓倾尖)当岩层倾向与坡向相反时,一般是地面坡度缓,岩层露头就宽,坡度陡,露头就窄;岩层出露在陡崖峭壁上,则岩层顶、底面的界线在平面上的投影重合成一条线,造成在平面图上岩层“尖灭”的假象。当岩层面与倾斜地面直交时这时露头宽度小于岩层厚度当岩层面与地面之间的交角由大变小,则露头宽度由窄变宽。直立岩层的露头形态岩层倾角达90°时,且不受地形影响,露头宽度等于岩层厚度首先从图例和地质图上看地层层序是否缺失,若缺失,上下两套地层界线基本平行,则为平行不整合;若上下两套地层产状不平行,呈角度相交,则为角度不整合。认识不整合在地质图上的表现特征四、绘制倾斜岩层地质剖面图单斜岩层在地质剖面图上的表现2、绘制地形剖面:在绘图纸(厘米纸)上画出剖面基线,长短与剖面相等或两端延长0.5cm或1cm,两端注上垂直比例尺。基线的标高一般取比剖面所过最低等高线再低二个间距(即2cm),然后以基线高程为起点,按等高距依次注明的高程并将基线与地质图上的剖面线放平行。剖面图的放置一般南端在右边,北端在左边,东右西左,南西和北西在左边,北东和南东端在右边。最后将地质图上的剖面线与地形等高线各交点一一投影到相应高程的水平线上(或剖面标高位置),按实际地形用平滑曲线连接相邻点,即得出地形剖面。3、完成地质剖面:将地质图上的剖面线与地质界线(地层分界线、不整合线、断层线)的各交点投影到地形剖面线上,按各点附近的地层倾向和倾角绘出分层界线。4、标绘花纹、代号:对各分层应按其岩性绘上岩性花纹,并按照地质图要求注明地层代号。岩性花纹有时要附图例。5、整饰剖面图:按图Ⅱ-1的地质剖面图格式要求进行整饰。6、标上图名、比例尺和方位。选择剖面线基线的标高一般取比剖面所过最低等高线再低二个间距剖面图的放置一般北端在左边,南端在右边,西左东右,南西和北西在左边,北东和南东端在右边完成地质剖面整饰剖面图五、作业绘制单斜剖面图注意的问题2024/10/6着色阅读凌河地区地形地质图通过读图分析,可知中泥盆统与下石炭统之间缺失上泥盆统的地层;二叠系上统地层与白垩系下统地层之间存在大量地层缺失,存在两个“地层不整合”接触现象。三、地质构造分析据读图分析可知,凌河地区白垩系(K)上、下统地层露头界线与地形等高线平行或重合,应为水平地层。其他出露的D2、C1、C2、C3、P1、P2老地层分布在图区的中部及凌河的两岸岸坡上,露头界线与地形等高线呈现不同的交截关系,均为倾斜岩层,其中北部地层倾向与地表坡向倾向相同,但地层倾角大于地表坡角;南部地层倾斜方向与地表坡向相反。整体为单斜构造。地层产状为……单斜(倾斜)岩层在地质图上的表现V字形法则倾斜岩层(地层)坡向与地层倾向相反坡向与地层倾向相同通过读图分析,可知中泥盆统(D2)与下石炭统(C1)之间缺失上泥盆统(D3)的地层,据两套岩层产状?(倾角?)判断应该为一个“平行不整合”接触关系。二叠系上统地层与白垩系下统地层之间,缺失三叠与侏罗系的地层,据两套岩层产状不同判断应该为一个“角度不整合”接触关系。四、该区地质发展演化史分析:据图件分析资料,概略可知,该区早古生代古地理环境为滨海,后期地壳上升,沉积间断,中泥盆世沉积环境的改变使岩性变粗,地壳上升,造成泥盆系上统地层缺失,同时沉积的间断形成了泥盆(D2)与石炭(C1)两套地层之间的平行不整合接触关系。不整合形成时代为泥盆系中统——石炭系下统之间。晚古生代长期的风化剥蚀结果和地壳运动,该区经历了一个由广大的滨海平原到浅海再到陆地的古地理环境环境变化过程,从而形成了石炭系一套滨海沼泽页岩、煤层——滨海砂岩、——浅海石灰岩沉积岩层;从其岩性变化推断应该是一个由陆地到海洋,海水逐渐进袭陆地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