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美术下册课程纲要.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9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三年级美术下册课程纲要.doc

三年级美术下册课程纲要.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四年级美术下册课程纲要:【课程性质】课程性质】1、培养学生掌握美术的基础和基本技能,提高对美术的学习兴趣。2、通过各种美术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想像,创造和审美能力。3、通过对美的认识,陶冶学生的情操及美化生活的习惯以促进学生身心平衡发展:【基本理念】基本理念】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课程总目标】课程总目标】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了解基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课程内容】课程内容】一、内容、要求、课时分配内容、要求、内容标准:1、尝试不同工具,用纸以及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材,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大胆、自由地把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表现出来,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2、尝试不同工具,用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材,通过看看、想想、画画、做做等方法进行简单组合和装饰,体验设计制作活动的乐趣。3、观赏自然和各类美术作品的形与色,能用简短的话语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4、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进行无主题或有主题的想像、创作、表演和展示。教学安排:我手画我心我们的校园欣赏:清明上河图感受张择端的绘画技巧。1.我们的社区:细致的观察、记录人物活动和景色。2.恐龙世界:创作一幅表现恐龙生活的作品。3.画中的线条:欣赏并学习用线条画画。4.会动的线条:用线条画会动的事物。1课时1课时1课时1课时1课时2课时2课时5.卵石动物造型:根据卵石不同的形状,创作可爱的动物造型。2课时6.威武的盾牌:7.会变的盒子:利用废纸盒组合,变成你喜欢的东西。8.彩墨游戏(二)有水彩和墨画一幅画。:9.大嘴怪:发挥想象力,创造一个最大的出奇的大嘴怪。10.中国龙:画龙、做龙,表演。11.吉祥图案:设计一个吉祥图案并剪下来。12.橙色的画:认识间色,知道橙色由哪两种颜色配成。2课时2课时2课时2课时2课时2课时1课时13.绿色和紫色的画:调配绿色和紫色,用绿色和紫色分别完成一幅画。1课时14.吃虫草:发挥想象力,用学过的方法表现吃虫草的情景。1课时15.有趣的造型:用彩纸和其他材料在蛋壳或乒乓球上粘出设计的形象,并配上底座。2课时16.一张奇特的脸:用泥做一张奇特的脸。17.电脑美术——模板帮我们作画学习电脑画画。18.变垃圾为宝:培养学生的动手制作能力我的作品秀2课时1课时2课时1课时二、重难点分析1、尝试不同工具,用纸以及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材,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大胆、自由地把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表现出来,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2、尝试不同工具,用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材,通过看看、想想、画画、做做等方法进行简单组合和装饰,体验设计制作活动的乐趣。3、观赏自然和各类美术作品的形与色,能用简短的话语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4、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进行无主题或有主题的想像、创作、表演和展示。教学安排:【课程实施建议】课程实施建议】(一)教学方式:1、问题教学。教师创设问题情境,设置学生生成、探究、交流的问题,进行教学。2、情境教学。在美术游戏中体验各种绘画工具材料的使用效果,认识常用的颜色。走出教室,观赏校园和所在地区的景色等。(二)学习方式:1、合作学习。以小组合作和同伴互助合作方式完成探究等活动。2、讲授与训练:精讲主要知识,精炼主要内容,并认真反馈,掌握学情,调整教学。(三)课时安排:每课2课时(四)课外拓展性练习:1、课堂拓展练习:主要通过观察、提问、交流、操作等途径来实现。2、课后拓展练习:主要通过观察生活,在生活中发现美。【课程评价】课程评价】一、评价原则:1、强调评价在促进学生发展方面的作用,不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2、采取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重视学生在活动、作业、讨论、展示等方面表现的评价,不以书面考试为唯一的评价方式。二、评价内容:平时表现+作业+小组合作成绩三、评价方式及结果处理:1、学生自评:自我总结为主,结合自己在学习小组中的表现划定分数。2、学生互评: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结合学生在活动、实验等方面的表现,赋予评价。小组展示课由组间相互评价。3、教师评价:平时成绩:包括在各种活动中的表现、学习态度、作业情况、以及学生自我检测的情况给出成绩。学期成绩:小组合作展示的共同成绩。4、评价结果处理总分为100分,权重如下:过程性评价占70%,期末展示成绩占30%,其中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师评分别按3:4:3的比例计算。两者相加,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