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教案设计教学课题:《赶海》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中学■小学2,学科:语文3,课时:第1课时4,学生准备:学唱《大海啊,故乡》教材分析《赶海》是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文字优美活泼,富有童趣.。这篇文章写了“我”小时候和舅舅去赶海的事,生动展示了赶海的无穷乐趣,表达了作者对大海、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全文共5个自然段,以《大海啊,故乡》的歌词作为开头,巧妙地引出下文,文章的结尾呼应开头,使全文浑然一体。课文的第2、3、4自然段生动地写出了《赶海》的有趣,插图形象地再现了课文情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目标预设1、知识目标: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体会使用语气词的好处。2、能力目标:以首尾两个自然段为例,让学生学明白首尾呼应写作手法的好处。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激发学生对大海、对生活的热爱之情。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词语的意思。(2)指导学生通过朗读来初步领会课文内容,初步感受“我”童年时赶海的乐趣。。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热爱大海,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设计理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体现新课程标准中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三个维度的统一。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语文素养以及合作探究精神、创新精神。设计思路第一课时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课文生字,读通读顺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写作思路。我的设计原则就是重基础,讲效率,过程直接有效。以首尾两个自然段为例,让学生学明白首尾呼应写作手法的好处。教学过程导入播放歌曲《赶海的小姑娘》(片段),会唱的小朋友跟着一起唱。HYPERLINK"http://v.ku6.com/show/Lr4D_JCJUGxO_c-w6wa-Ng...html"http://v.ku6.com/show/Lr4D_JCJUGxO_c-w6wa-Ng...html歌曲中的小姑娘都干了些什么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将要学习第11课《赶海》,谁来说说赶海是什么意思呢?HYPERLINK"http://baike.baidu.com/view/265605.htm"http://baike.baidu.com/view/265605.htm再读课题,质疑。下面我们就带者这些疑问来学习课文。自读课文,学习生字词出示自学要求:读准课文的生字新词,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出示生词:暑假舅舅一支歌俘虏咦哦哎嘿捏夹抓长须螃蟹大虾说说哪些字容易读错呢?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俘虏”是什么意思呢?试联系课文说说它的意思。试用“俘虏”说一句话。语气词(1)你发现第二行的词语有什么特点吗?(它们都是语气词)(2)不同的语言环境要用不同的语气词,下面我们来填空。(),一只小海星被我抓住了!(),原来是一只大虾在逗我呢!(),怎么我的脚也痒痒的?(),那边一个小伙伴,正低着头寻找着什么。(3)能不能将这些语气词去掉呢?为什么?动词。第三行的前三个词都是什么词呢?(动词)这三个动作一样吗?谁能表演一下这三个动作?文中“我”捏的是什么?抓的是什么?夹的又是什么呢?选字填空:捡捞捉追摸()海星()贝壳()螃蟹()海鱼()浪花三、初读课文交流: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呢?赶海到底多有趣呢?下面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你们听过这首歌吗?课文的哪个自然段还提到了这首歌呢?谁来读读呢?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有部分内容是相似的,这样是什么写作手法呢?“我”为什么这么喜欢大海呢?“赶海”到底多有趣呢?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课文的其他自然段。2、下面我请一个没有举手的小朋友,我们要有自信。你有没有发现赶海很有趣,读一读这段中你认为最有趣的句子。3、课文的第三自然段最长,最难读了,谁愿意接受挑战来读一读呢?沙滩上的人们都在干什么呢?谁能找到这个自然段的中心句?文中的“我”做了哪些事呢?你觉得有趣吗?人们玩得可开心呢?天色已经不早了,人们准备回去了。谁来读读第4自然段。同学们,你们现在眼前浮现了怎样的场景呢?四、学习首尾两段男生读第一自然段,女生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这两个自然段有相同的地方吗?谁来读一读。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这首动听的歌曲吧!HYPERLINK"http://v.youku.com/v_show/id_XMzYwMjQ0OTgw.html"http://v.youku.com/v_show/id_XMzYwMjQ0OTgw.html3、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这样的写法叫什么?首尾呼应的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