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一节企业理论二、现代企业制度的实质股东、经营者的冲突与协调三、公司治理结构与企业效率激励职工:第二节生产要素的最适投入一、生产函数Q=f(L,K,N,E)案例分析:邮政系统推广信件分拣自动化。一台分拣机只需一个人管理,每日可处理信件10万封。如果用人工分拣信件,则每日处理10万封信件需要50个工人。对于邮局来说,这两种“生产技术”都实现了技术效率,但是否实现了经济效率了呢?用人工或者用机器分拣10万封信件的收益是相同的,但不同的企业成本有所不同。假设:分拣机的售价为400万元,使用寿命为10年,每年折旧为40万元;贷款年利率为10%,则每年应付利息为40万元;分拣机的每年的维修管理费用为5万元;每个工人每年的工资为1.4万元,50个工人每年的工资为70万元?其它支出为5万元。二、短期中的技术效率:一种生产要素的最适投入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的概念1、TP(TotalProduct):是指投入一定数量生产要素所获得的产出量总和。2、AP(AverageProduct):是指平均每单位可变要素投入的产出量。3、MP(MarginalProduct):是增加一单位可变要素投入量所增加的产量。劳动投入与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之间的关系TPAPMP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生产的三阶段:第I阶段:APL产量递增阶段,即APL从0增到其最大值点第II阶段:APL产量递减,但MPL仍大于零。第III阶段:APL产量继续下降,MPL为负值,TPL也呈现下降的趋势。三、长期中的技术效率:规模经济内在经济(规模内在经济):是指厂商在扩大生产模时由自身所引起的产量或收益的增加。(一般发生在企业生产扩张的开始阶段)内在不经济(规模内在不经济):是指厂商由于本身生产规模过大引起的产量或收益的减少。在确定适度规模时应考虑的因素:第一、本行业的技术特点第二、市场条件其它:如矿藏量、交通条件、能源供给、原料供给、政府政策等。范围经济:就是扩大经营范围所带来的好处。第三节生产要素的最适组合二、等产量分析三、边际技术替代率生产者均衡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