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数学老师与学生的相互学习之我见盘县普古乡塘边小学孔鑫关于数学,我看见过这样的说法:“数学是一切科学之母”、“数学是思维的体操”等等,难怪有句顺口溜能够一直流传下来——学好数理化,走通天下也不怕。师生相互学习就是要达到一个更好的成绩目标。那么,如何来进行创新性学习呢?综合我几年的教学经验,把我总结的几点相互学习方法写出来与大家共享。一、心理鼓励法。人生都需要鲜花和掌声,那么对于学生学习知识,特别是学习数学知识来说,鼓励是不可缺少的。学习本身就是一项复杂的认识、实践活动的过程。整个过程会有很多的困难和陷阱,我们要让学生正确的面对,那么就需要教育者的鼓励。用鼓励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某老师在接一个新的班级后,他发现有几个学生的成绩总是不好,他们也很专心的学习。这个老师对这些成绩上不去,而又拉班级后腿的学生们没有责骂、没有批评,而是给这几个学生以家长般的温暖,朋友般的鼓励。从心灵上给他们莫大的鼓励,经常跟他们聊天、交流。一段时间后,他们的成绩上去了。这个老师是利用了心里鼓励的方法,让这些学生上进的。因为在原来的老师教学中,一直都看不起他们,觉得他们没有希望,而放弃了对他们的教育。让他们从心理上感到了自卑,也形成了破罐子破摔的坏习惯。所以,鼓励能让一个人从黑暗看见光明,从沙漠里看见绿洲。很多时候,不是我们看不见希望,而是我们缺少鼓励的声音。二、举一反三法。记得有一年的高考题目是《答案是丰富多彩的》,是的。很多答案都不是唯一的。那么,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有多种不同的方法来学习和教学,从而达到传授与接受的教学效果。认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利用举一反三的方法来让学生学习知识。例如,这样的一道计算题:“36×199+36=?”。“36×199+36=7164+36=7200”。他的答案是正确的,但是不是最快最好的方法,这时候老师跟学生说:“我要去办公室,有几条路可以走,我一定要走最近的那条,你怎么不可以用更方便的方法呢?”学生想了一会儿,用了第二种方法计算:“36×199+36=(36×200-36)+36=7164+36=7200”。教师又说:“我去办公室,走了条近路,我还想走近且评的啊!你也可以走啊!特别是36这个数字最好走”。最后这个学生的方法是:“36×199+36=36×(199+1)=36×200=7200”。作为老师就要一步步的让学生走进知识的殿堂,他的第一步答案就已经是正确的了,你也可以不告诉学生后面的两步,从职业道德来说,这是不可以的。所以,举一反三能让很多学生走捷径的道路而通向成功的。三、师生共学法。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那么在老师的教学中,应该抛弃传统的老师教学生学的观念,应该是师生同教同学,这样才能取得比较显著的成绩。有些时候老师没有想到的一些方法、步骤,而学生想出来了。因为很多时候老师的思维已经形成了一个固定的模式,而学生正在发育和成长的时期,思维比较活跃,往往能想出一些“怪招”来。这个时候,老师也不要轻易的否定这样的方法,而是与学生一起讨论这个方法的科学性和可行性,这样不仅使教学得到了很好的进展,也使老师与学生的关系发生质的改变,从而为以后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例如:计算:“401-(8+7)×25=?”一题时,我们的一种思维就是先算括号里面的,后算乘,再算减,这样就把结果计算出来了。但是有一位学生不这样做,而他是这样做的:“401-(8+7)×25=25+1=26。”当老师一看到这样的结果时,一下子感觉这学生是怎么想出来的,就向学生进行了交流,得到这样的答案:“减数(8+7)×25是15个25,而被减数401是16个25加1,这样得数便是25+1=26”。老师肯定和鼓励了他这样做的方法,并同时要求大家像他这样学习,才能得到了好的成绩。总之,在我们的教学中,学生的成绩作为考察一个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和消化的一个评价标准,那么教师的教学就是评价一个教师对于知识的传授的效果。要利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成为他们学习的动力,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发现和学会创造,努力使学生去学习、去思考、去发现以及去创造数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