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测试卷(含答案).pdf
上传人:13****51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PDF 页数:21 大小:4.1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沪科版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测试卷(含答案).pdf

沪科版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测试卷(含答案).pdf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沪科版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2小题,满分36分,每小题3分)1.(3分)2021年10月16日凌晨,我国“神舟十三号”飞船奔向了太空,6个多小时后飞船成功与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对接,如图为对接模拟图。随后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三名航天员顺利进入了核心舱,将在轨驻留6个月,2022年春节他们是在空间站里度过的。这是中国讫今为止时间最长的载人飞行任务,也是“中国建设航天强国的最新里程碑”。“神舟十三号”飞船与天和核心舱对接成功后,若说飞船是静止的,可以选取的参照物是()A.太阳B.月亮C.地球D.核心舱【考点】参照物及其选择.【分析】研究机械运动时,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参照物,与参照物相比,物体位置有变化,说明物体在运动;物体位置没有变化,说明物体处于静止状态。解:A.以太阳为参照物,飞船相对于太阳的位置发生了改变,飞船是运动的,故A不符合题意;B.以月亮为参照物,飞船相对于月亮的位置发生了改变,飞船是运动的,故B不符合题意;C.以地球为参照物,飞船相对于地球的位置发生了改变,飞船是运动的,故C不符合题意;D.以核心舱为参照物,飞船相对于核心舱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飞船是静止的,故D符合题意。故选:D。2.(3分)如图在使用刻度尺测量圆球的直径和木块的长度时,操作正确的是()/总21页A.B.C.D.【考点】刻度尺的使用.【分析】正确放置刻度尺要做到:尺边对齐被测对象,必须放正重合,不能歪斜,尺的刻面必须紧贴被测对象,不能“悬空”,被测物体始端与零刻度线对齐;读取刻度尺数值时,视线与刻度尺相垂直,测量结果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解:由图知:A、圆球最下端没有与刻度尺零刻度线对齐,故A错误;B、刻度尺放置方法正确,故B正确;C、刻度尺放置方法和读数方法都不正确,故C错误;D、视线没有与刻度尺尺面垂直,故D错误。故选:B。3.(3分)关于误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实验中产生的错误叫误差B.误差是测量时未遵守操作规则而引起的C.读数时,估读位数越多越准D.改进测量方法,可以减少误差【考点】误差及其减小方法.【分析】所谓误差是指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误差与在测量过程中产生的错误又不尽相同,错误是指在测量过程中由于操作不规范不按照规定测量而产生的结果,错误可以避免,只要规范测量,遵循仪器的使用规则可避免错误,但是误差不能消除,因为它的产/总21页生是与测量的人和测量的仪器的精密程度有关,只能尽量的减小,不能消除。解:AB、误差是在测量过程中产生的测量值与真实值这间的差异,这种差异不同于错误,它是在测量方法正确的情况下产生的,只可以减小,却不能避免;误差不同于错误,错误是测量时未遵守操作规则而引起的,它是可以避免的,故AB错误;C、读数时,要求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并不是估读位数越多越准,C错误;D、采用精密仪器,改进测量方法,多次测量取平均值都是减小误差的有效方法,故D正确。故选:D。4.(3分)下列机械运动中,属于直线运动的是()A.小孩荡秋千B.小孩从直滑梯上滑下来C.从手中沿水平方向弹出的粉笔头D.树叶从树上落下来【考点】匀速直线运动.【分析】直线运动指物体经过的路线是直线的运动,有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两种形式。解:A、小孩荡秋千的过程,秋千的运动方向不断发生变化,经过的路线是一条曲线,不符合题意;B、小孩从直滑梯上滑下来,沿着滑梯做直线运动,符合题意;C、从手中弹出的粉笔头的运动轨迹是抛物线,不是直线,不符合题意;D、树叶从树上落下来,由于空气阻力的作用,不一定沿直线下落,不符合题意。故选:B。5.(3分)如图所示为女宇航员王亚平在太空进行讲课时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王亚平讲课时的声音很大是因为她的声音频率很高/总21页B.地球上的学生听到王亚平的声音是靠声波传回地球的C.王亚平说话发出声音是因为声带在振动D.在“天宫一号”里声音传播的速度为3.0×108m/s【考点】声音的综合利用.【分析】(1)音调指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频率有关;响度指声音的强弱,与物体的振幅有关;(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能够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不能在真空中传播;(3)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4)声音在15℃的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340m/s。解:A、王亚平讲课声音很大是因为她的声音响度很大,故A选项说法不正确;B、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地球上的学生听到王亚平的声音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