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生活4。10学案.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55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经济生活4。10学案.doc

经济生活4。10学案.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南外仙林分校高三政治学案主备人:李振荣南外仙林分校高三政治学案主备人:李振荣《经济生活》第四单元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十课科学发展观高二()班姓名:_____________【高考考点】考点47: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考点48: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考点49:说明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重点难点】(1)科学发展观的内涵(2)如何实现经济持续协调发展【学习过程】一、考点填空知识储备:科学发展观总体小康、全面小康增强发展的协调性、全面改善人民生活、建设生态文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统筹城乡发展、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推动区域协调发展考点47: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1、全面小康社会的提出的必然性国情发展:①微观上,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明显提高。②宏观上,国家的整体经济实力大大增加。不足: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的小康。国策应对:党的十六大提出,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2、全面小康社会的特点(内涵):①成为工业化基本实现、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内市场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的国家②成为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③成为人民享有更加充分民主权利、具有更高文明素质和精神追求的国家④成为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社会更加充满活力而又安定团结的国家⑤成为对外更加开放、更具亲和力、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贡献的国家。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经济建设方面的新要求:书P86⑴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实现人均GDP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⑵全面改善人民生活。⑶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考点48: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1、重要性: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2、内涵:坚持,树立的发展观。⑴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科学发展观的主旨是。⑵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也是本质)是。要始终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⑶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⑷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要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树立世界眼光,加强战略思维,营造良好国际环境。考点49:说明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牢固树立并认真落实。1、提高能力,建设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2、加快转变,推动优化升级,走道路。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拉动向依靠、、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带动向依靠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向主要依靠转变。(一道路、一方针、三转变)3、统筹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加强农业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4、加强和,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5、推动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深入推进大开发,全面振兴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地区崛起,积极支持地区率先发展。6、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和宏观调控体系,健全现代市场体系。7、深化财税、金融等体制改革,完善宏观调控体系。补充8、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又好又快发展的着力点是深化改革。二、自主复习构建体系:(请根据考点中的核心概念为中心,尽量按书本体系,建议:课题---框题—核心概念---具体知识点的顺序画出本课的知识体系。)生产的指导思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5个“成为┅的国家”增强发展协调性经济建设的新要求全面改善人民生活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贯彻的必要性:重要指导方针、重大战略思想第一要义(发展)、核心:以人为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科学内涵基本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统筹兼顾又好又快发展的具体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