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水污染控制工程实验讲义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实验一混凝实验一,目的通过混凝实验,通过混凝实验,观察矾花的形成过程及混凝沉淀效果,混凝沉淀效果,不仅可以选择投加药剂种数量,还可确定其它混凝最佳条件.类,数量,还可确定其它混凝最佳条件.二,原理消除或降低胶体颗粒稳定因素的过程叫做脱稳.脱稳后的胶粒,做脱稳.脱稳后的胶粒,在一定的水力条件下,才能形成较大的絮凝体,俗称矾花.件下,才能形成较大的絮凝体,俗称矾花.直径较大且较密实的矾花容易下沉.直径较大且较密实的矾花容易下沉.自投加混凝剂直至形成较大矾花的过程叫混凝.加混凝剂直至形成较大矾花的过程叫混凝.三,设备及用具1.TS6程控混凝试验搅拌仪一台.程控混凝试验搅拌仪一台.程控混凝试验搅拌仪一台2.洗耳球个,配合移液管移药用.洗耳球1个配合移液管移药用.3.10mL移液管根.移液管1根4.1000mL量筒个,量原水体积.量筒1个量原水体积.量筒5.2mg/mL(Al2O3计)浓度硫酸铝(或其它浓度硫酸铝((混凝剂)溶液1瓶混凝剂)溶液瓶.6.PHS-2型酸度计台.型酸度计1台型酸度计7.HACH2100N浊度仪台.浊度仪1台浊度仪四,内容与步骤1.测原水浊度及值.测原水浊度及Ph值2.用1000mL量筒量取个水样置于搅拌烧杯量筒量取6个水样置于搅拌烧杯量筒量取中.3.将测温探头放入仪器旁边盛水烧杯中.将测温探头放入仪器旁边盛水烧杯中.4.将第一组水样置于搅拌机中,启动仪器,将第一组水样置于搅拌机中,启动仪器,编程序(快速搅拌800rpm,1min,加药;编程序(快速搅拌,,加药;中速搅拌150rpm,10min;慢速搅拌中速搅拌,;50rpm,10min;静沉,;静沉30min).).5.用移液管向至6号加药管中分别加入,2,用移液管向1至号加药管中分别加入号加药管中分别加入1,,3,4,5,6mL混凝剂.混凝剂.,,,混凝剂6.运行程序,注意观察并记录矾花形成,沉运行程序,注意观察并记录矾花形成,淀的过程,矾花外观,大小,密实程度等,淀的过程,矾花外观,大小,密实程度等,并记入表格中.并记入表格中.7.程序运行结束后,由上部取样口取杯中上程序运行结束后,清液约100mL(测浊度,pH即可),置于即可),清液约(测浊度,即可),置于六个洗净的100mL烧杯中,测浊度及并烧杯中,六个洗净的烧杯中测浊度及pH并记入表中.记入表中.5.用移液管向至6号加药管中分别加入,2,用移液管向1至号加药管中分别加入号加药管中分别加入1,,3,4,5,6mL混凝剂.混凝剂.,,,混凝剂6.运行程序,注意观察并记录矾花形成,沉运行程序,注意观察并记录矾花形成,淀的过程,矾花外观,大小,密实程度等,淀的过程,矾花外观,大小,密实程度等,并记入表格中.并记入表格中.7.程序运行结束后,由上部取样口取杯中上程序运行结束后,清液约100mL(测浊度,pH即可),置于即可),清液约(测浊度,即可),置于六个洗净的100mL烧杯中,测浊度及并烧杯中,六个洗净的烧杯中测浊度及pH并记入表中.记入表中.六,成果整理以投药量为横坐标,以投药量为横坐标,以剩余浊度为纵坐绘制投药量-剩余浊度曲线剩余浊度曲线,标,绘制投药量剩余浊度曲线,从曲线上可求得不大于某一剩余浊度的最佳投药量值.七,思考题1.根据实验结果以及实验中所观察到的现象,根据实验结果以及实验中所观察到的现象,简述影响混凝的几个主要因素.简述影响混凝的几个主要因素.2.为什么最大投药量时,混凝效果不一定好.为什么最大投药量时,混凝效果不一定好.3.参考本实验步骤,编写出测定最佳值实参考本实验步骤,编写出测定最佳pH值实验过程.验过程.实验二沉淀实验一,目的通过沉淀实验,通过沉淀实验,熟悉沉淀类型及各自特点,掌握沉淀曲线测试与绘制方法.特点,掌握沉淀曲线测试与绘制方法.二,原理浓度较稀的,粒状颗粒的沉淀属于自由沉淀,浓度较稀的,粒状颗粒的沉淀属于自由沉淀,其特点是静沉过程中颗粒互不干扰,等速下沉,其特点是静沉过程中颗粒互不干扰,等速下沉,其沉速在层流区符合Stokes(斯笃克斯公式.悬斯笃克斯)公式其沉速在层流区符合斯笃克斯公式.浮物浓度不太高,一般在600~700mg/L以下的絮浮物浓度不太高,一般在以下的絮状颗粒的沉淀属于絮凝沉淀,状颗粒的沉淀属于絮凝沉淀,沉淀过程中由于颗粒相互碰撞,凝聚变大,沉速不断加大,粒相互碰撞,凝聚变大,沉速不断加大,因此颗粒沉速实际上是一变速.粒沉速实际上是一变速.浓度大于某值的高浓度颗粒的下沉均表现为浑浊液面的整体下沉.水,颗粒的下沉均表现为浑浊液面的整体下沉.这与自由沉淀,絮凝沉淀完全不同,这与自由沉淀,絮凝沉淀完全不同,后两者研究的都是一个颗粒沉淀时的运动变化特点,(,(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