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原历年试题,章节.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338KB 金币:12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马原历年试题,章节.doc

马原历年试题,章节.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2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绪论单选题1.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和归宿的基本观点是()A、实践的观点B、唯物论的观点C、辩证法的观点D、可知论的观点2.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科学社会主义是其()A.理论基础B.核心内容C.指导原则D.前提条件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马克思主义直接理论来源的是()A.德国古典哲学B.法国启蒙思想C.英国古典经济学D.英法空想社会主义4.马克思主义最高的社会理想是()A、消灭等级制度,实现人人平等B、推翻资本主义,实现共产主义C、消灭贫富悬殊,实现平均主义D、取消按资分配,实行按劳分配多选题1.当20世纪即将结束的时候,英国广播公司(BBC)用几周的时间在国际互联网上评选千年“最伟大、最有影响的思想家”,结果马克思高居榜首。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至今仍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充满着生机和活力,是因为A、它正确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B、它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C、它完成了对各种事物的正确认识D、它对人们的实践有正确的指导作用2.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与19世纪自然科学的进步密切相关。对马克思主义的产生起了巨大影响的自然科学成果有A、万有引力定律B、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C、细胞学说D、生物进化论简答题1.简述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162.简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19答案单选题:ABBB多选题:1.ABD2.BCD第一章单选题1、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和归宿的基本观点是A、实践的观点B、唯物论的观点C、辩证法的观点D、可知论的观点2、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是看它是否承认A、世界是普遍联系的B、世界是运动发展的C、世界是物质的D、世界是统一的3、物质的唯一特性是A、运动变化性B、客观实在性C、可知性D、广延性4、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是A、内容决定形式的规律B.否定之否定规律C、质量互变规律D、对立统一规律5、先有工程设计图,然后按工程设计图施工,建成大厦。这一事实说明A、意识在先,物质在后B、意识对物质有决定作用C、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D、物质对意识有决定作用6、芹菜、白菜、油菜、韭菜等同蔬菜的关系属于A、部分与整体的关系B、个性与共性的关系C、现象与本质的关系D、形式与内容的关系7.对物质和意识哪个是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哲学上的两大基本派别。这两大基本派别是()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C.一元论和二元论D.可知论和不可知论8.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的唯一特性是()A.广延性B.持续性C.可知性D.客观实在性9.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是()A.内容和形式相互作用规律B.否定之否定规律C.对立统一规律D.质量互变规律10.人们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的根本途径是()A.认识客观规律B.制定周密计划C.依靠广大群众D.参加社会实践11、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的观点是A、辩证法观点B、形而上学观点C、唯物主义观点D、唯心主义观点12、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属于A、内容和形式的关系B、本质和现象的关系C、绝对和相对的关系D、共性和个性的关系13、唯物辩证法有两个总特征,一个是永恒发展的观点,另一个是A、普遍联系的观点B、对立统一的观点C、质量互变的观点D、辩证否定的观点14、矛盾的基本属性有两个,一个是斗争性,另一个是A、同一性B、客观性C、普遍性D、特殊性15、正确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前提是A、个人积极性的充分调动B、集体智慧的充分发挥C、对保守思想的彻底克服D、对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多选题1、下列选项中,属于哲学基本问题内容的有A、物质和意识哪个是第一性的问题B、物质世界是否运动发展的问题C、物质世界是否普遍联系的问题D、物质世界是否可以认识的问题2、下列选项中,体现矛盾特殊性的有A、对症下药,量体裁衣B、因时制宜,因地制宜C、欲擒故纵,声东击西D、因材施教,因人而异3.下列选项中,说明要坚持适度原则的有2()A.因地制宜B.掌握火候C.注意分寸D.适可而止简答题1.简述规律的含义和特点。2.简述意识的本质。答案单选题:1—5ACBDC6-10BADCD11-15DCAAD多选题:1.AD2.ABD3.BCD第二章单选题1、恩格斯说过:“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句话说明810;1010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实践是认识的目的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D、实践是检验认识的标准2、感觉、知觉、表象是810A、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B、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C、社会意识形态的三种形式D、社会心理的三种形式3、任何科学理论都不能穷尽真理,只能在实践中不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这说明真理具有810A、客观性B、相对性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