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工程.pptx
上传人:骑着****猪猪 上传时间:2024-09-15 格式:PPTX 页数:190 大小:5.7MB 金币:2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章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工程.pptx

章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工程.ppt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80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2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会计学5.1.1.1混凝土的种类混凝土的品种很多,它们的性能和用途也各不相同。(1)按其质量密度分1)特重混凝土:其表观密度>2500kg/m3,用特别密实和特别重的骨料制成,主要用于原子能的屏蔽结构,具有防x射线和Y射线的作用。2)重混凝土:表观密度在1900--2500kg/m3之间,用天然砂、石作骨料制成,主要用于各种承重构,是我们常称的普通混凝土。3)轻混凝土:表观密度在500--1900kg/m3之间的各种混凝土。用轻骨料如浮石、陶粒、膨胀珍珠岩等制成,可用于承重隔热结构。4)特轻混凝土:表观密度在500kg/m3以下的混凝土,采用特轻骨料制成,主要用于隔热保温层。(2)按其用途分:有结构混凝土、水工混凝土、保温混凝土、耐火混凝土、耐酸混凝土、耐碱混凝土、防水混凝土、大坝混凝土、防辐射混凝土等。(3)按其强度分:一般强度混凝土,其强度在10—40N/m2;高强混凝土,其强度,>50N/m2;超高强混凝土,其强度≥100N/m2。(4)按拌和料的流动性分为:干硬性混凝土、低流动性混凝土、塑性混凝土、流态混凝土等,这是以其坍落度的大小划分的。(5)按施工方法可分为:普通浇筑混凝土、泵送混凝土、喷射混凝土、大体积混凝土、预填骨料混凝土、水下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等。(6)按配钢筋情况分有:素(即无筋)混凝土、钢筋混凝土、劲性钢筋混凝土、钢管混凝土、纤维混凝土、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等。5.1.1.2普通混凝土技术指标(1)混凝土的主要技术性能混凝土在凝结硬化以前,应具有良好的和易性,便于施工,保证浇筑质量;在凝结硬化以后,应具有足够的强度,以保证建筑物能安全地承受设计荷载,并具有耐久性。(2)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混凝土的强度主要包括抗压、抗拉、抗剪等强度。一般讲的混凝土强度是指它的抗压强度。我国常用的混凝土强度等级有:ClO、C15、C20、C30、C35、C40、C50、C60等。C10即表面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为10N/mm2,其余类推。5.1.1.3混凝土的拌制混凝土的拌制(搅拌),就是将水、水泥和砂石骨料进行均匀拌和及混合的过程,同时通过搅拌,还要使材料达到强化、塑化的目的。5.1.1.4混凝土运输和浇筑(1)混凝土运输在混凝土运输工序中,应控制混凝土运至浇筑地点后,不离析、不分层、组成成分不发生变化,并能保证施工所必须的稠度。运送混凝土的容器和管道,应不吸水、不漏浆、并保证卸料及输送通畅。容器和管道在冬夏季都要有保温或隔热措施。(2)浇筑时应注意的要点1)在浇筑工序中,应控制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密实性。2)浇筑混凝土时,应注意防止混凝土的分层离析。3)浇筑竖向结构混凝土前,底部应先填以50~100mm厚与混凝土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混凝土的水灰比和坍落度,应随浇筑高度的上升,酌予递减。4)浇筑混凝土时,应经常观察模板、支架、钢筋、预埋件和预留孔洞的情况,当发现有变形、移位时,应立即停止浇筑,并应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凝结前修整完好。5)混凝土在浇筑及静置过程中,应采取措施防止产生裂缝。6)梁和板应同时浇筑混凝土,较大尺寸的梁(梁的高度大于lm)、拱和类似的结构可单独浇筑,但施工缝的设置应符合有关规定。5.1.1.5施工缝与后浇带的设置由于施工技术和施工组织上的原因,不能连续将结构整体浇筑完成,应预先选定适当部位设置施工缝。(1)施工缝的位置施工缝的位置在结构受剪力较小且便于施工的部位。留缝应符合下列规定:1)柱:留置在基础的顶面、梁或吊车梁牛腿的下面、吊车梁的上面、无梁楼板柱帽的下面。2)和板连成整体的大断面梁:留置在板底面以下20-30mm处。当板下有梁托时,留在梁托下部。3)单向板:留置在平行于板的短边的任何位置。4)有主次梁的楼板:宜顺着次梁方向浇筑,施工缝应留置在次梁跨度的中间l/3范围内。5)墙:墙体的施工缝可留置在门洞口过梁距中部l/3范围内,也可留在纵横墙的交接处。6)双向受力楼板、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拱、穹拱、薄壳、蓄水池、斗仓、多层刚架及其他结构复杂的工程。施工缝的位置应按计要求留置。承受动力作用的设备其础:不应留施工缝;如必须留施工缝时,应征得设计单位同意。(2)后浇带的设置后浇带是为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克服由于温度、收缩不均而可能产生有害裂缝而设置的临时施工缝隙。该缝隙需要根据设计要求保留一段时间后再浇筑,将整个结构连成整体。后浇带的的位置距离,应考虑有效降低温差和收缩应力的条件下,通过计算来获得。在正常的施工条件下,按有关规范规定:如混凝土置于室内和土中则为30m:如在露天则为20m。后浇带的保留时间应根据设计确定,若设计无要求时,一般至少保留28d以上。后浇带的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