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小学语文教案小学语文教案通用[4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4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小学语文教案篇1教学目标:1、认识3个生字,会写8个字。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对话。3、发挥想象,理解寓意。重点难点:抓住青蛙与小鸟的主次对话,理解寓意。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前导语:青蛙和小鸟争吵了起来,聪明的同学们,你们是怎么想的呢?我们该怎样向青蛙和小鸟讲道理呢?这节课,继续读懂课文吧。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1、出示文中带生字的句子,读一读。2、读一读词语。二、学习课文。1、自由读课文,谈谈读懂的`内容。生甲:井底的青蛙不相信小鸟说的话。生乙:小鸟告诉青蛙天无边无际,青蛙说天不过井口大。生丙:小鸟让青蛙跳出井口来看看。2、谈谈不懂的内容(1)、“井沿”、“大话”、“无边无际”是什么意思?A、井沿:井的边沿。B、大话:不真实的夸大事实的话。C、无边无际:没有边际,形容非常大。(2)、讨论:到底谁错了?生:因为小鸟在天空自由地飞,了解天是无边无际的;青蛙整天坐在井里,认为天只有井口大。3、朗读课文。(1)、全班齐读课文。(2)、分角色朗读课文。(3)、在读中体验:A、用纸卷成筒看天空,了解青蛙的感受。B、把头探出窗外看天空,了解小鸟的感受。三、师小结。这篇课文通过生动的对话,讲述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看问题,认识事物,不要像青蛙那样自以为是,要像小鸟那样飞得高,看得远。四、拓展练习。续编青蛙跳处井口的故事。小学语文教案篇2教学流程:课前播放《狮子王》动画片。一、角色见面,导入新课。1、见过狮子了吧,能说说狮子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2、师生交流,知道狮子威武,是森林之王。3、过渡揭题。在一个大森林里,一只威武的狮子妈妈生下了两只小狮子。(大屏幕出示两只可爱的小狮子)小狮子来了,哪位小朋友跟它们打声招呼?小朋友在打招呼中认读生字“狮”,正确地朗读课题。师:这些天狮子妈妈正烦恼着呢,因为两只小狮子还没有取名字呢!你们能帮助狮子妈妈吗?(儿童喜欢和小动物交往,愿意做它们的朋友,所以老师从小动物入手切入话题,亲切自然,容易激发兴趣。)二、触摸角色,感知内容。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遇到生字画下来,借助拼音,多读几遍。2、根据故事中两只小狮子的特点给它们起个名。(屏幕上出现两只小狮子)小狮子的故事有意思吗?你根据它们的特点分别给它们取了什么名呢?小朋友可能会取小黄、懒懒、小灵、可可、勤勤等各种各样他们喜欢的名字,但教师要注意引导从小狮子的特点上取名字。比如勤勤与懒懒就是两个比较得体的名字,在取名中引导学生感悟角色特点,初步明辨是非,感悟文本的价值取向。(教师没有按文本原有文路“顺手牵羊”,而是对文本进行再创造,让小朋友为故事中的小狮子取个名字。在乐趣横生的取名过程中,故事的人物也就走进了孩子们的生活。)三、创设情境,角色对话。1、学生自由练读课文。2、交流:你想与哪只小狮子交朋友?你认为哪只更有希望成为狮子大王,为什么?3、再读课文,同桌分别读记叙两只小狮子不同表现的句子。4、指导读第一句:“一只小狮子整天练习滚、扑、撕、咬,非常刻苦。”(1)指名读。(2)贴出狮子“滚、扑、撕、咬”的四幅图片。(3)请四个学生把“滚、扑、撕、咬”四个字贴到相对应的图下。思考怎样记住这几个字,可以通过做动作来帮助理解。(4)学生再练读,边读边想象小狮子练功的情景。5、指导读第二句:“另一只却懒洋洋地晒太阳,什么也不干。”(1)指名读。(2)看图说说这只小狮子的样子。(3)请学生表演“懒洋洋”的样子,并把“懒洋洋”这个词语贴到黑板上相应的狮子图上。(4)看着图,把狮子懒洋洋的.样子读出来。6、请两名学生把两只小狮子的不同表现读出来,其他同学可以配合做动作表演。7、你想对这两只小狮子说什么呢?(教师从图入手,激发学生的情感,建立图与文字的联系,有助于学生比较直观地理解词语的含义,变抽象为具体。)四、搭建平台,体验角色。1、自由练读3—7自然段。2、同桌合作读,分角色读。3、指导读好小树和狮子的对话。(1)小树看到两只小狮子的不同表现会怎么想呢?(2)读小树的话,要把疑问的语气读出来。(3)观察图上懒狮子的样子,体会该怎么读懒狮子的话。4、老师重点指导读狮子妈妈的话。(1)我当懒狮子,小朋友当狮子妈妈,看谁能把狮子妈妈说的话读给我听,让我听了直点头。(想象狮子妈妈和懒狮子说话时的态度,指导学生读好狮子妈妈教育懒狮子时耐心的语气。)(2)我当狮子妈妈,小朋友当懒狮子,用你们的表情告诉大家,老师读得好不好,你们是否听懂了狮子妈妈的话。(3)懒狮子们,听了妈妈的话后,你们在想些什么呢?你们以后会怎么做呢2(4)同桌互相说说,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