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学教案【精选】.docx
上传人:lj****88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3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中班科学教案【精选】.docx

中班科学教案【精选】.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班科学教案实用的中班科学教案锦集8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就有可能用到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中班科学教案8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中班科学教案篇1有益的学习经验:认识粗细,感知粗细的相对性。活动准备:1、长度相同,直径明显不同的木棒3根,每根棒的两端尽量一样粗。2、黑板上高度相同,直径明显不同的圆柱体两个。活动与指导:1、教师同时出示两根木棒,把木棒两端对齐拿手里或立在讲台上,让幼儿观察木棒的相同与不同之处,引出粗细的概念。2、把3根木棒两两经较,用目测找出最粗和最细的木棒,特别强调中等粗的比最粗的细节,比最细粗些。从而使幼儿感知粗细的相对性。3、让幼儿观察黑板上的图形。师生小结粗细的特征,让幼儿说出,粗些、细些、最粗、最细等词。4、按由细到粗把3根要棒排序。5、指导幼儿做幼儿用书第8、9页的练习: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目测比较物体或者物体某部分的粗细,分别把最粗,细些,最细的物体某部分的'涂色。教学反思:引领幼儿再次深入地进行探索,给幼儿留出探索的余地和延伸的空间。整个活动,给予幼儿较宽松的氛围,教师只是充当了活动中的支持者,鼓励者,合作者,引导者,用心倾听幼儿的表述,并及时的梳理与小结。中班科学教案篇2活动目标:了解昆虫的居住环境。学习饲养昆虫。培养收集资料与阅读资料的技能。活动准备:透明饲养箱、自制笔记本、放大镜、大张书面纸。有关昆虫的工具书。活动过程:拿出饲养箱,请幼儿想一想,说一说:--我们如何照顾这些昆虫呢?--我们知道它们吃什么吗?--它们的.家里应该有些什么呢?与幼儿一起查阅工具书,了解这些昆虫的名称、食物、居住环境、生活习性等;并请幼儿画下来,有教师帮忙下批注。与幼儿讨论如何给虫虫布置一个家。--饲养毛毛虫,可以利用装果冻的空罐,钻一些洞;或使用饲养箱,放入毛毛虫喜欢的食物(如菜叶等)。知道幼儿使用小铲子、饲养箱等工具,到校园里寻找蚱蜢、螳螂等产见的昆虫所需要的草、泥土、石块、小虫等,为虫虫安置一个舒适的家。中班科学教案篇3活动目标感受声音的轻和响;步体验在不同的场景中发出轻和响不同的声音;学会自我控制,兼顾他人。活动准备1、幼儿自己制作的在园一日生活各环节(如:午餐、点心、搬椅子、穿衣服、睡觉、问好、唱歌、上课回答问题等)的图片;2、玩具动物一只、轻和响的分类标志各一;3、噪音的录音。活动过程1、讲述故事,引出轻和响(声音越讲越轻,直至听不到)能听到我的声音吗?为什么?原来,为了能让别人听清楚,我们必须用响亮的声音说话。2、用响亮的声音介绍自己3、听噪音录音,感受响是不是所有的时候都要用响亮的声音呢?(听噪音的录音)你能听清楚他们在说什么吗?为什么?有时候,所有的人都在大声说话,就太吵了。4、回忆幼儿园的一日活动,区分轻和响1)、在幼儿园你都会做些什么?(随着幼儿的回答逐一出示图片)2)、什么时候需要轻轻的,什么时候需要响一点呢?(出示轻和响的分类标志)3)、将一日生活各环节图片按照轻和响的要求分类。5、实践轻和响1)、大声的向老师问好、大声的唱歌2)、小动物想睡觉了,轻轻的.哄小动物睡觉;小动物睡着了,轻轻的搬椅子、轻轻的走路。活动反思该活动最大的亮点在于从幼儿的生活出发,让幼儿感受、区分和实践不同场景下的轻和响,真正体现了"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的教育观念。中班科学教案篇4活动目标:1、通过操作实验,了解不同形状的泡泡工具吹出的泡泡都是圆的。2、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够大胆猜想,自觉记录探索的结果。3、在探究活动过程中,体验发现的乐趣。活动准备:不同形状的泡泡器、记录表、泡泡水、抹布、各种形状的记录贴活动重点:通过自己动手实践发现不同形状的工具吹出的泡泡都是圆的。活动难点:幼儿自己动手记录探索结果。活动过程:一、播放歌曲,激发幼儿的兴趣。1、播放音乐《吹泡泡》,请幼儿说一说你在歌曲里都听到了什么?(吹泡泡)2、教师为幼儿出示“吹泡泡”工具,请幼儿观察并提问:“这是什么?用它能做什么?”,以问题引出主题“吹泡泡”游戏,激起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为新知识做铺垫。二、感知探究。1、教师出示圆形吹泡器并利用圆形吹泡器吹泡泡,请幼儿观察圆形吹泡器所吹出的泡泡是什么形状的?请部分幼儿上台尝试,并说出圆形吹泡器所吹出来的泡泡的形状。2、教师出示记录表,请幼儿猜想不同形状的吹泡器所吹出泡泡的形状。3、请幼儿带着自己的猜想选择自己喜欢的吹泡泡工具(主要是正方形、三角形、等工具),边实验边记录结果,对幼儿感觉疑惑的问题“不同工具吹出泡泡的形状应该是怎样的?”,利用提问问题:“你用的是什么形状的工具?你发现吹出的泡泡都是什么形状的?4、教师收取记录表,对幼儿记录的结果进行讲评,对有不同答案的结果教师进行实验证明,让幼儿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