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中考应试作文写作.ppt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403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谈谈中考应试作文写作.ppt

谈谈中考应试作文写作.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9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一步确认作文类型一、全命题作文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亲爱的同学,在你的生活中,谁对你影响最大?这个人怎样影响了你?怎样牵动着你的情思?你一定有很多的话要说,请你在方格中留下最真最美的文字。请以“对我影响最大的一个人”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不少于600字,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二、半命题作文1.题目一:___________也是__________要求:请将上面的题目补充完整(如《网络也是老师》《大自然也是课堂》《惩罚也是一种爱》等),然后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2.题目:我眼中的____________把题目补充完整,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3.请以“________________是美丽的”为题作文。要求:①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立意自定。③记叙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议论有理有据;不得抄袭。④不少于600字,不用续卷纸,书写规范,卷面整洁。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人名。三、选题作文题目一:一步,一步,再一步题目二:春风吹又生温馨提示:春风,既指大自然的春风,又可喻指一句温暖的话语,一个动人的场景,一件感人的事情,一个新的好的政策……要求:①以上两题,请任选一题写作。②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④卷面整洁,字迹清楚。四、话题作文作文(50分)《伊索寓言》中有一个《马和驴》的故事。某人有一匹马和一头驴,在旅途中,驴对马说:“你如果肯救我一命,请分担一点我的负担。”马不听。驴精疲力竭,倒下死了。主人把所有的货物,连同那张驴皮,都放在马背上。马哭着说:“真倒霉!我怎么这样不幸?我不肯分担一点负担,却驮上了所有的货物,还加上这张皮!”是啊,帮助别人是最好的美德,何况帮助别人也是帮助自己。请以“帮助自己”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卷面整洁,书写规范,字数不少于600字。③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五、材料作文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镜头一:运动场上。“跳高健将”王山纵身一跃,跨过了1.5米的横竿;小个子李川连跳三次,也没能越过1.2米的高度。老师说,尽力去跳就好。镜头二:春游途中。在一处悬崖的石缝里,生长着一棵小松树。同学们驻足观望,担心它难以枝繁叶茂。老师说,尽力去长就好。尽力而为就好。这一点引起你哪些联想和思考?请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戏剧除外),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中不要出现自己的姓名和校名。第二步掌握审题方法③阅读文题中的材料,从提炼观点、改写续写、其它用途三个角度判定其作用。④体味材料的含义,初步提炼观点。⑤观察文题中的图画,品析含义,提炼主题,确立立意角度。⑥品读话题作文的材料与要求,确定自己的作文内容。3.补读审读构成文题的其它因素,着重查看:①文章体裁和字数的要求。②关于拟题、取材、格式方面的要求。③关于材料处理的要求。④作文过程中不容违反的规矩。⑤其它特别的要求。4.深究①对看不懂的材料再从头读过,仔细推敲。②细读文题中的解释、举例、说明与提示,看其中隐含有哪些对写作构思有用的信息。③研究文题前后附加的成段的语言文字,看其中是否隐含有对文题写作构思的一些暗示。以上四个步骤中,最重要的是第二步的“品析”。品析文题时,速度不妨放慢一点,时间不妨拉长一点,以确保真正地理解题义。(二)仔细领会文题的要求在作文应试中,不可不仔细研读文题的“要求”。文题的“要求”有如下三个方面的作用。1.交代每个文题之后必有此项内容。综合起来看,大致包括如下若干方面:①书写的要求;②字数的限定;③取材的范围;④表述的对象;⑤文体的类别;⑥拟题的方式;⑦写作的禁忌;⑧违规的处理。这方方面面的“要求”,具有明晰的、干脆的指令性,只能遵从,不能违反,否则会影响得分。如某地中考作文题“告诉你我的一件新鲜事”中,有如下的作文要求:①内容具体。②以记叙为主,不能用书信的格式。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地名、校名,否则扣分。④字迹清楚,标点占格,卷面整洁。⑤全文不少于600字,不超过800字。这就明确地告诉我们,内容不具体者,要扣分;不写记叙文的,要扣分;写成书信了的,要扣分;写了真名的,要扣分;书写不整洁的,要扣分;字数超过限制的,也要扣分。倘若粗心大意,或以为这些规定只是小事一桩,也许就会糊里糊涂地丢分。2.解释这较多地用于半命题作文、拟题有特别要求的作文、记叙对象可以变换的作文以及文体不限的作文。拟题者往往用一两句话进行解释或例说,以指导考生对作文题准确把握,灵活处理。如中考作文题“我和××”的要求中说道:题中的××可写人和物,如妈妈、老师、同学、猫、花、邮票、足球等。此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