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论文写作技巧(四):史学论文撰写的几种主要方法—论证、批驳、叙述.pdf
上传人:13****51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1.8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史学论文写作技巧(四):史学论文撰写的几种主要方法—论证、批驳、叙述.pdf

史学论文写作技巧(四):史学论文撰写的几种主要方法—论证、批驳、叙述.pdf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5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史学论文写作技巧(四):史学论文撰写的几种主要方法——论证、批驳、叙述1.论证论证是议论文写作的主要方式,所谓论文就是用论据对论点进行论证。因此,论点、论据和论证是论文的“三要素”,关于这三要素,学界都有一些共同的认识、共同的要求。关于论点,一般的要求是:①论点要正确。②论点要有新意。③论点要深刻。④论点要有针对性。关于论据,一般的要求是:①论据必须真实。②论据必须是已知的。③论据必须典型。④论据必须充分。关于论证,一般的要求是:①论点和证据必须统一。②论证必须合乎逻辑规则。论点,是作出所持的看法和主张,也即作者的观点。任何论文,不可能没有观点,没有观点的论文也就不成其为论文。但一篇论文只能有而且必须有一个总论点,这个总论点就是主题。论文不论如何展开,都必须围绕这个论点,这就是紧扣主题,而不能偏离主题(总论点)。偏离了,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走题”、“跑题”。那这篇论文就写失败了。当然,有的论文内容比较丰富,它的结构也较为复杂。包括若干部分,涉及若干方面,还有若干层次,所以在总论点下有若干个分论点,经过论证的分论点就就成了论据,为论证总论点服务。例如,高敏《论侯景之乱对南朝后期社会历史的影响》(《中国史研究》1996年第3期)本文总论点就是“侯景之乱对南朝后期社会历史产生了巨大影响”。为了论证这个总论点,作者提出了4个分论点:①促进了南朝兵户制的瓦解和募兵制、私兵制的兴起。②推动了南朝奴隶解放运动和南朝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动。③造成了南朝后期统治集团民族成份与士庶阶层数量比重的变动。④促进了南北朝北强南弱格局的进一步形成。当然这4个分论点都需要论证,论证以后就成了总论点的依据了,论证了分论点也就论证了总论点,即总论点成立了。论证的基本方法有以下几种:①分析法:分析是人类认识事物的基本思维方法,因此,它也是史学论文写作中最重要,最常用的论证方法。所谓分析,就是把整体分解成部分,把复杂事物分解为各个要素,并对这些部分或要素进行研究和认识的思维方法。人们认识一个复杂的事物不能一下子就认识清楚的。总是先认识事物的一个个局部,或一个个侧面或一个个层次,然后才能逐步认识事物的整体、事物的全部、事物的本质,这是符合认识论规律的。因此,我们论文的写作,也要遵循这个规律。运用分析法进行论证,就是要善于把事物分解成若干个侧面、要素、层次,化整为零,化大为小,以便于论证。当然,这是不容易的,要熟练地掌握分析法,就必须对事物有深刻的了解,这样才能分析得准确。例一:高敏的文章就是如上面所说,把“侯景之乱”对南朝后期社会历史的巨大的影响分解成四个方面。①兵制的变动(兵户制瓦解,募兵制、私兵制兴起)。②奴隶解放和阶级关系变动。③统治集团民族成份与士庶阶层数量比重的变动。④北强南弱格局的形成等。作者为何能作这样的分析呢?也就是说分析的根据何在呢?当然来源于史料,来源于对史料的深入钻研,来源于作者深邃的洞察力。例二:南炳文的文章《从“三言”看明代奴仆》既然是“看”,那么作者从“三言”中关于明代的奴仆看到一些什么呢?通观全文,作者看到了四个方面:①明代奴仆的广泛存在;②明代奴仆的社会地位和阶级属性;③明代奴仆的反抗斗争;④明代奴仆问题的复杂性。这实际上是本文的结构,也是一种分析。再细看,作者如何分析“明代奴仆的广泛存在”的呢?作者从四个方面进行分析,也就是说,作者把“明代奴仆使用之广”这个分论点又分解成4个方面,或是从四个角度来进行分析论证:①奴仆使用者的身份多样;②奴仆的名目多样;③奴仆被役使的领域广泛;④奴仆被役使的地区广和时期长。每个角度还可以再细分,如奴仆使用者的身份就有:文官、武将、吏员、簪缨之族、暴发户、大地主,作坊主、商人、高利贷者、水盗、妓女甚至上中农等十几种。“奴仆的名目”又可细分为二十多种。“役使奴仆的部门和领域”又分解为农业、家庭手工业、商业(典当业)、家内杂役等多种行业和部门。关于明代奴仆的社会地位,作者是如何分析的呢?作者从这几个方面来分析:①人身归属(属于主人),何以见得?作者又从四个方面来分析论证:a)随意出卖、转让;b)主人迁徙,奴仆跟随;c)主人安排奴仆的婚姻;d)主人可以打骂。②身份地位低(对家长、全家乃至同族都低一等或几等)。③经济地位(没有独立经济)④拥有家眷(但也由主人随意役使)至于奴仆的反抗斗争,作者将其分解成四种形式:①“奴变”即武装反抗(由于不是三言所写的,故略提,完全不提也会被人误解作者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