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平台 (2).docx
上传人:sy****29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6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阅读平台 (2).docx

阅读平台(2).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语文百花园四主备人:王田副备人:教学目标:1.通过巧记带有“风”字的成语、体会形容词的练习,熟悉掌握汉语知识,进而感受祖国语言文字丰富的内涵与底蕴。2.通过读读背背中《乐游原》的积累,让学生理解并背诵这首古诗。3.通过“我的采集本”,搜集了解祖国宝岛台湾的知识。4.通过阅读《大理的“风、花、雪、月”》,让学生体会祖国风光的秀丽,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5.通过“能说会道”——小小辩论会口语训练,培养学生口头语言表达能力、思辨能力以及培养学生做好辩论前调查、了解、记录的良好习惯。6.通过笔下生辉——以“„„变„„了”为题,让学生写出一个地方的环境变化,培养学生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教学重难点重点:1.分类积累成语。2.围绕一个主题分正反双方进行辩论。难点:1.把句子写具体。2.仔细观察某地的环境变化,感受环境变化,写出这个地方以前到现在的变化以及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学生:搜集有关“风”的成语和台湾的资料。教学课时:3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今天老师带着你们一起去语文百花园看看,好吗?二、学习“语海畅游”(一)学习“巧记成语”1.课件出示:巧记成语。(展示课件第三屏)风平浪静风调雨顺风吹草动风雨同舟风起云涌风吹雨打风卷残云风雨交加(1)请大家读一读,看谁读得最准确。(2)大家认真观察,这些成语有什么规律。谁来说说你发现了什么?2.师小结:我们在记成语时,要学会发现规律,这样记忆就会容易得多。3.你能举出一些这样的例子吗?(二)学习“注意带点的词语”1.课件出示课本中的句子。(展示课件第四屏)红彤彤的朝阳从东方徐徐升起。穿着花衣服的游客一走进山谷,一群群蝴蝶就会围着他们飞舞。2.请男女生分别读这两句话,其他孩子注意听,想象一下句子描绘的画面。3.认真观察,带点的词语有什么作用?4.分小组读。5.延伸学习内容,谁还能给这些带点的词语换个说法?三、学习“积少成多”(一)读读背背——《乐游原》1.刚才学习了词句的内容,现在我们来轻松一下,课件出示古诗《乐游原》及配图。(展示课件第五屏)2.全班齐读,同桌互读,熟读成诵。3.各小组交流对古诗的理解。4.各小组推荐代表发言,教师适时点拨。(二)我的采集本出示:台湾地图及宝岛知识。展示课件第六屏)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哪里吗?对了这就是我们祖国的宝岛台湾,你们读读,看看告诉我们什么?2、说一说你所了解到的台湾吧。四、布置作业让学生收集更多的有关台湾的资料,如邮票、图标、纪念章等。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1.背诵、默写《乐游原》。2.同桌互相批改,教师反馈学生默写情况。二、阅读平台——《大理的“风、花、雪、月”》1.指名分段朗读短文《大理的“风、花、雪、月”》,要求读得通顺、连贯。2.作者在短文里告诉我们什么?3.自读短文想一想,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4.短文介绍了大理哪几个地方的风光?它们各有什么特点?5.你喜欢哪个景观?说说你喜欢的原因是什么?6.读了短文,你有什么话要对大家说吗?(三)“能说会道”——小小辩论会1.教师读题目的要求。2.本次的练习对我们有什么要求呢?3.展示学生自己收集的有关环境保护的资料、图片,并先在本小组内进行归类,分组,推选出发言代表。4.各个小组派出代表进行发言,各个小组进行评价:是否讲得清楚明了,是否语句通顺,是否达到本次练习的要求。具体要求如下:(1)辩论前,几个同学组成一个小组,选择一个或几个地方进行调查了解,并作好记录。(2)按照观点的不同分成正方和反方,认为“环境变好了”的同学为正方,认为“环境变坏了”的同学为反方。(3)辩论时,要讲清楚你了解了什么地方,那里环境如何,你有什么感受。(4)辩论中要注意听清对方的观点,用事实进行反驳。5.开展辩论会,教师当裁判。6.辩论会小结,为本次的习作做好准备。第三课时教学过程:笔下生辉环境变化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进行了个小小辩论会,开展得相当成功,可有的同学还没有机会一展自己的口才,怎么办呢?2.全班交流。二、独立思考,选准切入点,自主习作1.你们想利用手中的笔来写写你所了解到的环境变化吗?2.(课件展示第七屏)(1)在调查了解和口语交际的基础上,我们再以“„„变„„了”为话题,写一个地方的环境变化。(2)想想这个地方的环境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3)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按一定顺序写下来,能写出自己的感受更好。(4)写完后和同学交换着读一读,互相提出修改意见。互相帮助,再认真修改。3.学生独立思考,选准切入点,开始习作,教师巡视指导。三、自查互评,修改完善,展示共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