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2010年高考物理预测系列试题(8)功和能.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5KB 金币:14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物理】2010年高考物理预测系列试题(8)功和能.doc

【物理】2010年高考物理预测系列试题(8)功和能.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4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http:///tdr_cui学海扬帆出品必属精品2010年高考物理预测系列试题(8)功和能【预测题】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的轨道ABCD由水平轨道AB与光滑半圆形轨道BCD组成,水平轨道与圆弧轨道相切于B点,整个轨道固定在水平面上。一个质量为m的小物块(可视为质点)从轨道的A端以初动能E水平向右冲上轨道AB,沿着轨道运动,最终沿弧形轨道滑下后停在轨道AB的中点(小物块始终没有脱离弧形轨道)。已知轨道AB长为L,圆弧轨道半径为R。求:(1)小物块与水平轨道的动摩擦因数;(2)小物块经过B点前后对轨道的压力差;(3)若让小物块能从圆弧轨道的最高点D离开轨道,小物块的初动能应至少提高到多大?【命题意图】本题涉及匀变速直线运动、功能关系、临界问题等多方面知识点。解题方法灵活多样,综合性较强,考查学生分析、解决滑轨类问题的能力.【解题思路】对小物块运动的全过程进行分析,用动能定理求出动摩擦因数;求解小物块经过B点前后对轨道的压力差,则要考虑向心力公式;能到达最高点D,则需考虑过圆周运动最高点的临界条件,再结合动能定理求解。【解题过程】(1)小物块最终停在AB的中点,在这个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得ELLmg)5.0(得mgLE32(2)小物块沿水平轨道刚好到达B点时,物块对B点的压力N1=mg,小物块经过B点后开始做圆周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得,N2-mg=RvmB2,从A到B,由动能定理得EmvmgLB221,解得,小物块经过B点前后对轨道的压力差为RENNN3212。(3)若小物块刚好到达D处,则mg=RvmD2,从A到D,由动能定理得EmvmgRmgLD221,解得EmgRE3223。即,小物块的初动能应至少提高到EmgRE3223。【易错点分析】第(2)问中,由于弄不清“经过B点前后对轨道的压力差”所包含的物理含义而出错;第(3)问中,能到达最高点D的条件容易弄错,错解为vD=0。【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弄清状态和过程以及临界条件,恰当的选择物理规律。http:///tdr_cui学海扬帆出品必属精品附【预测训练题】如图所示,在倾角为θ=30°的光滑斜面上有两个用轻质弹簧相连接的物块A、B,它们的质量均为为m,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C为一固定挡板,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现开始用一沿斜面方向的力F拉物块A使之向上匀加速运动,当物块B刚要离开C时F的大小恰为2mg。求:(1)从F开始作用到物块B刚要离开C的时间。(2)到物块B刚要离开C时力F所做的功答案:(1)km2;(2)kgm2322解析:令x1表示未加F时弹簧的压缩量,由胡克定律和牛顿定律可知mgsin30°=kx1(1分)令x2表示B刚要离开C时弹簧的伸长量,a表示此时A的加速度,由胡克定律和牛顿定律可知kx2=mgsin30°(1分)F-mgsin30°-kx2=ma(2分)将F=2mg和θ=30°代入以上各式,解得ga(1分)由x1+x2=221at(1分)解得t=km2(1分)(2)物块B刚要离开C时,物块A的速度为kmgatv2(1分)此时弹簧的伸长量和F开始作用时的压缩量相同,弹簧的弹性势能改变量为零。由动能定理得2212130sin)(mvxxmgWF(3分)解得kgmWF2322(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