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消化系统疾病第一章总论常见疾病: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肝硬化、肝癌、肝昏迷;结核性腹膜炎、肠结核、炎症性肠病;上消化道出血;食管癌、胰腺炎、胰腺癌;大肠癌;功能性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征等。胃食管反流病[消化系统结构功能与疾病的关系]二.肝脏的功能:1.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2.血清蛋白、凝血因子、维生素的合成;3.胆红素代谢;4.解毒功能:许多药物、毒物、激素、血氨等物质的分解代谢、灭活和排泄。三.神经支配胃肠道的运动、分泌、血流、免疫功能受自主神经支配。此外消化道还有肠神经系统(entericnervoussystem,ENS)支配。肠神经系统可以不依赖中枢神经系统而独立行使功能,称“肠之脑”。中枢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ENS通过体液免疫机制联系起来,称之为“脑-肠轴”。维持胃肠功能的协调。ENS的反射传导中枢神经系统,同时又受中枢神经系统调节,称为“脑-肠互动”四.胃肠激素调节消化腺的分泌和消化道的运动。如:胃泌素、胆囊收缩素、生长抑素、抑胃肽、血管活性肠肽等。五.免疫功能胃肠道的淋巴组织、肝脏的单核-巨噬细胞(如Kupffer细胞)对局部免疫功能起重要作用。[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一、病史与症状1.详细询问病史;2.常见症状:呕血、黑便、腹痛、腹泻……不同消化系统疾病有不同的主要症状及不同的症状组合,个别症状在不同疾病也有其不同的表现特点。三、实验室和其他检查(一)化验检查血常规,肝功能、粪便常规+隐血、血尿淀粉酶、甲胎蛋白、肝炎病毒标志物、腹水化验、HP等。(二)内镜检查:极为重要检查手段。1.胃镜、十二指肠镜、结肠镜2.ERCP、腹腔镜3.超声内镜4.小肠镜5.胶囊内镜等胃镜2.结肠镜3.超声内镜4.小肠镜5.胶囊内镜(三)影像学检查1.B超:无创、价廉,为腹腔内实质脏器首选检查方法。主要用于肝、脾、胆囊及胰腺等。2.X线检查:仍为常用手段。腹部平片、钡餐、钡灌肠、口服或静脉胆囊造影、PTC、ERCP、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等。对于膈疝和胃粘膜脱垂的诊断优于内镜检查。(四)活组织检查和脱落细胞检查1.活组织检查:具有确诊价值。2.脱落细胞检查:(五)脏器功能实验(六)胃肠动力学检查:诊断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七)剖腹探查:用于不能明确诊断者。[消化系统疾病的防治原则]一、一般治疗1.饮食营养2.生活安排与精神心理治疗二、药物治疗1.针对病因或发病环节的治疗2.对症治疗三、手术治疗或介入治疗第二章胃炎P381gastritis第一节急性胃炎内镜表现:充血水肿、糜烂、出血、一过性浅表溃疡。组织学特点:粘膜固有层有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浸润,以中性粒细胞为主。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acuteerosive-hemorrhagicgastritis[病因和发病机制]一、药物1.非甾体抗炎药(NSAID):直接损伤胃粘膜上皮;通过抑制环氧合酶的作用而抑制胃粘膜生理性前列腺素的产生。2.其他:某些抗肿瘤药、口服氯化钾或铁剂等。上述因素导致胃粘膜屏障破坏,胃腔内氢离子反弥散入胃粘膜,最终导致胃粘膜糜烂和出血。[临床表现]以上消化道出血(呕血和/或黑便)为主要表现,是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病因之一,约占10~25%。[诊断]主要根据诱因(病前有服非甾体类药物、酗酒、或有各种严重疾病的应激状态)+上消化道出血表现+无明确其他消化道出血原因,可诊断。但确诊主要依靠急诊胃镜检查(出血后24-48小时内进行)。急性胃黏膜病变急性胃黏膜病变[治疗]1.首先要去除病因;2.制酸剂:H2RA,PPI;3.胃粘膜保护剂:硫糖铝,铋剂,PGE2。大出血者,按上消化道出血处理措施。[预防]应针对病因采取预防措施:须服用NSAID类药物、严重疾病状态时,可预防性应用制酸剂、胃粘膜保护剂。第二节慢性胃炎[病因和发病机制]一、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感染:目前认为HP感染是慢性胃炎最主要的病因。致病机制:鞭毛、粘附素、尿素酶空泡毒素(VacA)蛋白细胞毒素相关基因(cagA)蛋白二、饮食和环境因素饮食中高盐和缺乏新鲜蔬菜水果与胃粘膜萎缩、肠化生以及胃癌的发生密切相关。BarryMarschallandRobinWarren三、免疫因素:壁细胞损伤自身抗原壁细胞抗体、内因子抗体壁细胞减少胃酸减少、缺失、内因子缺乏VB12吸收不良恶性贫血。四、其他因素:十二指肠液返流;理化因素或药物等,可破坏胃粘膜屏障。[病理]特征:炎症、萎缩、肠化生。1.炎症:粘膜层内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2.萎缩:胃粘膜固有腺体(幽门腺或泌酸腺)数量减少甚至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