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UL马铃薯联合收获机试验大纲(完整版)(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改使用,可编辑欢迎下载)4UL1500马铃薯联合收获机试验大纲本试验大纲适用于马铃薯联合收获机的试验。一、总则1、本试验包括以下两种试验:(1)生产试验;(2)性能试验。2、本试验项目,可根据机型特点和试验目的有所增减。3、本试验的未尽事项,可由有关部门另作补充规定。二、田间调查和试验条件2.1试验地的选择试验地应基本符合机具的适用范围,所选马铃薯长势和产量、土质以及地块大小应在当地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其面积能够满足各实验项目的测定。2.2田间调查2.2.1气象条件按GB5262的规定测定,将结果计入表2中。2.2.2地表条件按GB5262的规定测定地形、坡度、垄行距和垄高,并用文字叙述土壤类型、播种、中耕和病虫害情况,将其结果记入表2、表3。2.3土壤条件在试验区内具有代表性的3个点测定,将其结果记入表4、表5。2.3.1土壤绝对含水率每点按土壤深度0~10,10~20,20~30cm进行取样,按GB5262的规定测定并计算,或按专用仪器使用说明书进行。2.3.1土壤坚实度每点按土壤深度0~10,10~20,20~30cm进行取样,用土壤坚实度仪测定,或按专用仪器使用说明书进行。2.4马铃薯的特征试验区内取具有代表性的3个点,每点测10处,将其结果记入表6。2.4.1块茎特征按GB10496规定,测定薯块的长度、最大直径和重量。2.5产量2.5.1薯块产量处理测定区样品后,按式(1)计算……………………………………………….(1)式中:——产量,t/ha;——测定区产量,kg;——测定区垄(行)距cm;——测定区长度,m;——机器作业行数。三、性能试验3.1一般要求性能试验的目的:在于考核机器性能指标是否达到设计或创新要求,测定结果记入表8。试验机器应按其使用说明书的规定调整至最佳技术状态下进行测定。3.1.3试验区由稳定区、测定区和停车区组成,测定区长度为20m,测定区前应有不少于20m的稳定区,测定区后应有20m的停车区。3.1.4在稳定区和测定区内的机器工况、马铃薯长势及田间条件应一致。3.1.5在试验区至少不同前进速度的5个测定区组成。3.1.6测定数据的精度接样时间:精确到0.1s;测定区时间:精确到0.1m;作业速度:精确到0.1m/s;取样重量精确到0.1kg3.1.7测定所需主要仪器、设备和工具见附表(参考件)3.2马铃薯联合收获机性能指标的测定3.2.1在一个试验区内测定次数不少于一个往返,机器在试验区内不应改变工作状况。3.2.2纯工作小时生产率的测定,每个行程按式(2)计算,然后取其平均值。…………………………….(2)式中:——纯工作小时生产率,单位为公顷每小时(hm/h);——测定区长度,单位为米(m);——样机通过测定区所用的时间,单位为小时(h);——作业幅宽,单位为米(m);损失薯量的测定:=1\*GB3①漏拾薯量的测定:样机工作一个工作区后,收集被样机挖掘出来但没有捡拾起来的薯块,并称重。=2\*GB3②漏挖薯量的测定:用人工找出样机没有挖掘出来的薯块,并称重。=3\*GB3③输送损失量的测定:从输送带到收集车沿途损失的薯块量,并称重。=4\*GB3④漏拾薯量、漏挖薯量和沿途损失量之和为损失薯量。3.2.4收获薯量的测定:样机工作一个工作区后,收集薯箱中的薯块,并称重。3.2.5杂质量的测定:样机工作一个工作区后,收集薯箱中的杂质物和土壤,并称重。3.2.6伤薯量的测定:样机工作一个工作区后,从漏拾薯、漏挖薯、收获薯中收集所有的伤薯,并称重。损失率、伤薯率、含杂率按式(3)、式(4)、式(5)计算:…………………………….(3)…………………………….….(4)…………………………….(5)式中:——总薯量,单位为千克(kg);且;——漏拾薯量,单位为千克(kg);——漏挖薯量,单位为千克(kg);——伤薯量,单位为千克(kg);——杂质量,单位为千克(kg);——损失率,%;——伤薯率,%;——含杂率,%;噪声测定:按JB6286规定的测定方法进行。3.2.9制动性测定:按GB/T1424规定的测定方法测定。四、生产试验生产试验的目的在于考核机器的使用可靠性、性能稳定性、地区适应性、调整保养方便性、零部件的耐磨性和机器使用的经济性。表1技术参数测定表机器型号与名称:机器编号:制造单位:测定地点:测定日期:配套动力:测定项目设计值实测值备注外型尺寸(长×宽×高)mm总重量kg行距调整范围cm机器与动力挂接方式运输通过的间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