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高一语文必修二诗歌鉴赏--(讲义及答案)及答案.doc
上传人:一吃****瀚文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59 大小:205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人教高一语文必修二诗歌鉴赏--(讲义及答案)及答案.doc

人教高一语文必修二诗歌鉴赏--(讲义及答案)及答案.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49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人教高一语文必修二诗歌鉴赏(讲义及答案)及答案一、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齐安郡后池绝句杜牧菱透浮萍绿锦池,夏莺千啭弄蔷薇。尽日无人看微雨,鸳鸯相对浴红衣。【注释】此诗作于杜牧受人排挤,被外放为黄州刺史之时,“齐安”是黄州的郡名。(1)诗人在该诗写“夏莺”之“啭”和“鸳鸯”之“浴”有何作用?(2)请结合全诗赏析“尽日无人看微雨”。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酬元九侍御赠壁竹鞭长句(注)刘禹锡碧玉孤根生在林,美人相赠比双金。初开郢客缄封后,想见巴山冰雪深。多节本怀端直性,露青犹有岁寒心。何时策马同归去,关树扶疏敲镫吟。【注释】元和五年,元稹承召回京,因与宦官刘士元在驿站为争厅房大打出手,被贬江陵府士曹参军。刘禹锡为了褒奖元稹不屈服于阉竖淫威的坚强意志,特意赠给他一只文石枕,元稹亦回赠其壁州竹鞭。(1)诗歌颈联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一联的精妙之处。(2)赏析尾联的表达效果。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鹧鸪天·徐衡仲惠琴不受①辛弃疾千丈阴崖百丈溪。孤桐枝上凤偏宜。玉音落落虽难合,横理庚庚②定自奇。人散后,月明时。试弹幽愤泪空垂。不如却付骚人手,留和南风解愠诗③。【注】①此词作于淳熙十一年,辛弃疾退居带湖赋闲的第三个年头。②庚庚:纹理横布的样子。③舜作《五弦琴歌》曰:“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1)本词上片是从哪些方面写琴之“奇”的?词人写琴的用意是什么?(2)本词下片是如何由个人的小境界上升到心怀天下的大境界的?试简析。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海棠春•己未清明对海棠有赋吴潜①海棠亭午沾疏雨,便一饷、胭脂尽吐。老去惜花心,相对花无语。羽书万里飞来处,报扫荡、狐嗥兔舞②。濯锦古江头③,飞景还如许!【注释】①吴潜(1195-1262):宣州宁国(今属安徽)人。曾几度官居台辅,几度削职,历经宦海沉浮。此词为其六十五岁在庆无府(今宁波)任沿海制监大使时所作。②狐嗥兔舞:吴潜作此词前一年,蒙古可汗蒙哥率十万军队扑向川蜀,连败宋军,但到达合州(今合川)时,遇到守将王坚的顽强抵抗,蒙古派往招降的使臣也被王坚处死,这使蒙哥的军事行动一度受挫。③锦古江头:指蜀地。蜀地有“香海棠国”之称。(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词写词人衰暮之年赏海棠,由此联想到当时“香海棠国”的战局。B.“一饷”“尽”写海棠花开,表现出清明天气和暖,节物风光变化之迅速。C.下阕回忆羽书万里传捷报,“狐嗥兔舞”之喻流露出对入侵者的蔑视。D.结尾两句直抒胸臆,“濯锦”二字,呼应开头,点出雨后海棠的鲜活冶艳。(2)这首词刻画出一个怎样的抒情主人公形象?请结合词句作简要分析。5.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题竹石牧牛①并引黄庭坚子瞻画丛竹怪石,伯时②增前坡牧儿骑牛,甚有意态。戏咏。野次③小峥嵘,幽篁相倚绿。阿童三尺棰,御此老觳觫。石吾甚爱之,勿遣牛砺角!牛砺角犹可,牛斗残我竹。【注】①此诗作于北宋后期党争之时。②伯时:指李公麟。善绘人物与马,兼工山水。③野次:野外。(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题画诗写景抒情,不加藻饰,却涉笔成趣,余味隽永。B.石、竹、牧童和牛,是苏轼这幅画的主要元素,个个意态如见。C.本诗前半写画,富有田园气息;后半写意,表达爱石爱竹之情。D.后四句由看画生发感想,采用递进方式表情达意,情意殷切。(2)引言中的“戏咏”,该如何理解?请结合全诗简析。6.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早春寄怀李建勋(唐)家山归未得,又是看春过。老觉光阴速,闲悲世路多。风和吹岸柳,雪尽见庭莎。欲向东溪醉,狂眠一放歌。【注释】莎:指莎草,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下的块根称“香附子”,可入药。(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在这首诗歌中,作者以简练质朴的语言表达自己独特的心理感受,能给读者以丰富的想象空间。B.首联与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诗句一样,都直接表现了自己的游子处境。C.颔联中的“闲”字表明作者没有能为建功立业之事忙碌,只能无聊地悲叹世路难行,看似轻省,实则重于千钧。D.诗歌运用虛实结合的手法,将眼前的现实之景与自己的想象联结起来,以虚写实,拓展了诗歌意境。(2)作者在这首诗歌中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7.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各题。观书于谦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活水源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金鞍玉勒寻芳客,未信我庐别有春。(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诗写诗人春日一次具体的观书经历,形象地说明开卷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