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控制原理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广东工业大学.pdf
上传人:金启****富来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1.7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自动控制原理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广东工业大学.pdf

自动控制原理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广东工业大学.pdf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自动控制原理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广东工业大学广东工业大学绪论单元测试1.传递函数是物理系统的数学模型,但不能反映物理系统的性质,因此不同的物理系统不能有相同的传递函数。()A:错B:对答案:错第一章测试1.开环控制方式是按____进行控制的,反馈控制方式是按____进行控制的。()A:扰动;给定量B:偏差;给定量C:给定量;扰动D:给定量;偏差答案:给定量;偏差2.只要系统稳定,控制偏差就会收敛,系统输出总能跟上期望值;若系统不稳定,控制偏差不会收敛,系统输出将发散,控制任务将无法完成。()A:对B:错答案:对3.自动控制系统的_____是系统正常工作的先决条件()A:稳定性B:稳态特性C:动态特性D:精确度答案:稳定性4.系统的可控能力与被控对象和控制器无关。()A:对B:错答案:错5.要实现高性能的反馈调节还需要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确保控制系统做到“稳、准、快”。()A:对B:错答案:对第二章测试1.自动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包括()。A:方框图B:微分方程C:信号流图D:传递函数答案:方框图;微分方程;信号流图;传递函数2.系统输出量的拉氏变换与输入量的拉氏变换之比,称为系统的传递函数。()A:错B:对答案:错3.惯性环节的数学模型()。A:B:C:D:答案:;4.集成元件和R、C组成的运算放大器如图所示求其传递函数()。A:B:C:D:答案:5.已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该系统的开环增益()。A:5B:50C:10D:25答案:10第三章测试1.线性定常二阶系统的闭环增益加大,则有()A:快速性越好B:对动态性能无影响C:超调量越大D:峰值时间提前答案:对动态性能无影响2.采用劳斯判据可以快捷地判断闭环系统的稳定性。()A:对B:错答案:对3.根轨迹法是一种()。A:时域分析法B:解析分析法C:频域分析法D:时频分析法答案:时域分析法4.在开环系统中增加积分因子()。A:闭环稳定性减弱B:闭环稳定性不变C:闭环稳定性波动D:闭环稳定性增强答案:闭环稳定性减弱5.系统在r(t)=t2作用下的稳态误差ess=∞,说明(。)A:闭环传递函数中有一个积分环节B:型别γ<2C:系统不稳定D:输入幅值过大答案:型别γ<2第四章测试1.频段分解分析具有很好的物理含义,每个频段担负的功能各异,某种意义上实现“功能解耦”分析。()A:错B:对答案:对2.一阶微分环节的对数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与惯性环节的相应特性互以()为镜像。A:纵轴B:横轴C:45°D:225°答案:横轴3.若开环传递函数在右半s平面上有P个极点,则当ω由0变到+∞时,如果开环频率特性的轨迹在复平面上逆时针围绕(-1,j0)点转()圈,系统是稳定的,否则,系统是不稳定的。A:2PB:0C:PD:P/2答案:P/24.I型系统的开环幅相频率特性曲线起始于()。A:坐标系负虚轴的无穷远处B:坐标系正虚轴的无穷远处C:坐标系正实轴的无穷远处D:坐标系负实轴的无穷远处答案:坐标系负虚轴的无穷远处5.已知单位反馈系统如图所示满足,的K值为()。A:230B:520C:480D:490答案:490第五章测试1.闭环系统的稳定性、超调量、瞬态过程时间都是与闭环极点位置有关。()A:对B:错答案:对2.下列哪种措施对提高系统的稳定性没有效果()。A:在积分环节外加单位负反馈B:引入串联超前校正装置C:增加开环零点D:增加开环极点答案:增加开环极点3.引入串联滞后校正将使系统稳态误差较小。()A:错B:对答案:对4.若某串联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为,则该校正装置属于()。A:滞后-超前校正B:不能判断C:滞后校正D:超前校正答案:滞后校正5.关于系统频域校正,下列观点错误的是()。A:开环频域特性,在中频段对数幅频特性斜率应为-20dB/decB:一个设计良好的系统,相角裕度应为45度左右C:利用超前网络进行串联校正,是利用超前网络的相角超前特性D:在低频段,系统的开环增益主要由系统动态性能要求决定答案:在低频段,系统的开环增益主要由系统动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