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四章建筑批评的价值论价值一词,相当于英语中的value,法语的valeur,德语的Wert,它们都源于拉丁文的vallum(堤)和vallo(意思是用堤保护,加固等)。它的含义是可宝贵、可珍惜、令人喜爱、值得重视等,其本意要比经济学的价值概念广泛得多。价值概念首先是在经济学中使用的。价值论(Axiology)又称价值学,是一种哲学理论,是关于价值的哲学理论,是关于价值及其意识的本质、规律的学说,是关于最广义的善或价值的哲学研究。该词最早由法国哲学家拉皮埃(PaulLapie,1869~1927)在《意志的逻辑》中提出,德国哲学家冯·哈特曼(KarlRobertEduardvonHartmann,1842~1906)在他的《哲学体系纲要》(1911)一书中,作了系统的说明,使价值论成为一门独立的理论学科。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约前580~前550价值的本质是数,如“健康”是“7”,正义是平方数。帕拉图认为,价值是理性的本质,即理念,人们通过直观所察知,而且它具有一个等级的体系。亚里士多德认为,价值在于人的兴趣,世界上的事物都有自己的目的,而目的都趋向于至善,因而,至善是一切事物的最高价值。价值论是对于最为广义的善或价值的哲学研究。它的重要性在于:1.扩充了价值一词的意义;2.对于经济、道德、美学以至逻辑方面的各种各样的问题提供了统一的研究,这些问题以往常常是被孤立开来考虑的。人的审美关系历来是价值关系,没有价值论的态度,要认识它原则上是不可能的。审美关系的客体本身具有价值性。──斯托洛维奇哲学可以大体上划分为四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元哲学,即辩证唯物论;第二个层次是元哲学的直接分支,如认识论、历史观、自然辩证法、价值哲学、逻辑学;第三个层次是第二层次的分支,如伦理学、美学、思维科学等;第四个层次是应用哲学,如教育哲学、管理哲学、文化哲学等。我们所说的价值论、价值哲学、价值学等,都属于同一个范畴。第一节价值论的基本范畴第二节价值的历史性第三节建筑中的价值问题第四节批评与价值判断第一节价值论的基本范畴一、价值二、真理与价值三、价值体系四、价值的范畴价值一词最初的意义是某物的价值,又称效用,主要是指经济上的交换价值。19世纪时,价值的意义被延伸至哲学方面更为广泛的领域。价值是人类存在的方式,是客体在社会实践中所处的地位,价值属于一种关系范畴,价值不是实体概念,而是关系概念,是指客体与主体需要的关系,也就是客体属性对主体需要的满足能力。当客体满足了主体的需要时,客体对主体而言是有价值的,简言之,价值是客体对主体的价值。马克思认为价值是事物在社会中异化的存在,并将事物的社会存在描述为事物的“价值对象性”,将价值的对象性,亦即客观性和价值加以区别,将价值看做是价值对象性的表现形式。马克思不仅把价值概念看作是经济问题,而且还把它看做是哲学问题。“由于商品的价值对象性只是这些物的‘社会存在’,所以这种对象性也就只能通过他们全面的社会关系来表现,因而它们的价值形式必须是社会公认的形式。”——马克思价值就是存在,就是完善的存在。真正地存在也就是根据真实性而存在。……价值就是对象之所以成为有价值的对象的东西。它不是任何外在于对象的东西,而是符合自己的概念、完成自己的使命时的对象本身。——杜夫海纳(MikelDufrenne,1910~)第一种观点认为,价值是一种主观的东西。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价值是感情的表达,把主体的愿望、意志、兴趣等心理状态的东西作为价值的根源,否认价值的客观性;第二种观点认为,价值就是客体属性。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价值就是指客体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功能和属性,仅仅把价值与客体联系在一起,而忽视主体在价值形成中的作用;第三种观点则认为,价值是“第三领域”。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价值既不属于物质,也不属于意识;第四种观点把价值看作是符合自控系统目的的东西。持这种观点的人从客体是否符合主体目的,从客体对主体的生存和发展是否有效应的角度来理解价值。当我们谈论价值,我们是在生命的鼓舞之下,在生命的光辉之下谈论的;生命迫使我们建立价值;当我们建立价值,生命本身通过我们评价……尼采(1844~1900)价值的五种性质:(1)价值不是想象中的纯粹观念的关系,它作为主客体的实践关系的特定方面,是一种根源于实践的基本矛盾而形成的社会客观的必然关系。价值关系是由实践创造的,并构成实践关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规定或制约实践方向的要素。价值观念是人们在追求和实现生命价值的过程中,由一定的物质生活方式所形成和制约的、主导自身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基本准则,它是实践地形成的,价值观念是构成价值体系的基本要素。(2)价值关系是“属人的现实”、“属人的关系”,即现实世界对当作目的本身的人的发展的关系。人的需要归根到底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