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高中历史新课程知识结构表解时间、分期公元前三世纪以前的世界世纪)春秋战国(世纪)夏、、(前21世纪至前8世纪)商西周春秋战国(前8至前3世纪)1、农业:原始农业发展,经历了火耕、耜耕,青铜农具等几个发展阶段;土地制度由氏族土地公有发展为奴隶制土地国有制(西周井田制最为典型)。2、手工业:养蚕缫丝世界最早,商代出现斜纹提花织物;商周青铜冶铸繁荣,司母戊鼎最为著名;商朝发明原始瓷器。3、商业:商朝人以善于经商著称。1、夏朝是中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始创王位世袭制;商朝奴隶制中央、地方国家机构趋于完备。2、西周创立宗法制,是和分封制互为表里的政治制度。3、夏商周三代早期政治制度带有血缘宗族和神权色彩。中国历史世界历史1、农业:春秋时期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出现,战国得到确立;铁犁牛耕春秋出现、战国推广;以精耕细作、小农经济为特征的传统农业出现。2、手工业:春秋晚期出现钢剑,经战国铁农具推广;丝织品品种多、产量大、质济量高。3、商业:打破官府控制,涌现大商人,春秋末的范蠡被后世尊为商人祖师;商业发展促进城市繁荣,各主要诸侯国都城成为繁华商业城市。1、春秋前594年鲁国“初税亩”促进井田制瓦解和封建土地所有制形成。2、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变法运动持续数百年,秦国商鞅变法最为深政刻,封建制度得以确立。3、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治的改革和变法,改变了三代的中央和地方行政制度,中央集权制开始形成。1、思想:百家争鸣是中国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1、思想:周礼是儒学的重要来源之一。运动,为传统文化体系奠基;孔、孟、荀使儒2、文艺:原始歌舞为后世戏曲起源;家成蔚然大宗。2、文艺:春秋时的《诗经》是绘画以人物肖像为主,有帛画和壁画;成熟诗歌形成的标志,战国屈原的《离骚》是文商代甲骨文表明汉字已具有完整的体中国古代史上最长的抒情诗;战国绘画从萌芽化系。3、科学:中国为世界最早使用十走向成熟。3、科学:出现算筹计数法、赤道坐进位值制计数法的国家。商代甲骨文标与《天文》、有性杂交、《黄帝内经》、楼船等中已有系统的自然数数字。成就。古代希腊(世纪世纪中期)世纪)古代希腊(前9世纪-前4世纪中期)古代罗马法的起源前6-前3世纪)(古代希腊的农耕经济和航海、殖民活动发达。雅1、罗马法的起源。①前6世纪末共经典城邦工商业奴隶制经济高度发展,为其奴隶制和国初期,罗马只有习惯法,没有济文明的高度发展奠定物质基础。成文法;②前五世纪中期颁布的《十1、前9-8世纪出现雅典奴隶制城邦国家雏形;前二铜表法》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8-6世纪平民和贵族的矛盾尖锐。前594年梭生,它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特2、政伦改革奠定雅典奴隶制民主的基础;前5世纪初权、保护了平民的利益;③前3世治的克里斯提尼改革,确立雅典民主制;前5世纪纪中期以后,在对外扩张的过程中,公民法逐渐演变成为普遍适用于罗中期伯利克利改革把雅典民主政治推向顶峰。1、前5世纪,希腊智者学派以普罗泰戈拉等为代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即。3⒙蘼矸ǖ淖饔茫浩?表,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甚至主张所有人都“万民法”应当是平等的,并据此否定奴隶制,这些观点是制定与实施,稳定了社会秩序;维文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最早萌芽。2、苏格拉底比智护了奴隶制度,巩固了帝国的政治化者学派更加重视人的伦理道德,提出“知德合一”经济基础;它的很多原则和制度对等观点,柏拉图、亚里斯多德古希腊人文主义思近代欧美资产阶级产生了重要影响。想的代表。1改革选修、人物1、改革:前6世纪初古希腊的梭伦实行改革,采取废除债务奴隶制,实行财产等级制,建立四百人会议等措施,奠定了雅典奴隶制民主制度的基础;前4世纪中期,商鞅在秦国实行变法,他采取的“废井田开阡陌,废分封行县制”等措施,在秦国确立封建制,使秦国在七雄中迅速崛起,为后来秦国最终统一中国奠定坚实基础。2、人物:中国儒家文化的创始人孔子,提出仁和礼的政治主张,提出了性相近的人性论观点,提出“中庸”的哲学主张;创办私学扩大了教育对象的范围,整理编撰了“六经”。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奠基人,对中国和世界文化的发展影响深远。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发展了苏格拉底的唯心主义哲学,政治著作《理想国》和他的教育实践对欧洲和世界影响深远;古希腊学者者亚里斯多德在物理、生物学、哲学、伦理学、特别是逻辑学方面具有开创性的贡献,其办学实践培养了人才,对整理和保存希腊文化贡献巨大。斖敉1、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历史的发展呈现出怎样的基本特征?试结合这一时期中国经济、政治、思想文化方面的有关史实加以说明。2、古代希腊和先秦时期的中国的政治体制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试简要加以说明,并结合各自的社会现实简析差异的成因。3、先秦时期的中国思想家和古希腊思想家都重视人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试列举各自的主要代表人物,并比较他们思想的